仔細給妳講吧
1火候,火候就是活力的大小 ,不同的原料和不同的烹調方法要運用不同的火候。火候分為大,中,小,微火。
大火又叫武火,適合快速烹制,它可以減少菜肴在加熱時間裏營養成分的損失,並能保持原料的鮮美脆嫩,適用於溜、炒、烹、炸、爆、蒸等烹飪方法。川菜裏的蔬菜類的菜肴大多用武火快速炒制,這樣蔬菜能達到脆嫩爽口的口感,個人建議這樣炒蔬菜,快熟成菜對營養的損失也比較少。
中火也要文武火,適於燒、煮、炸、溜等烹調手法。
小火也叫文火,此火火焰較小,火力偏弱,適用於煎等烹飪手法。
還有壹種不常用地叫微火,壹般用於酥爛入味的燉、燜等菜肴的烹調,能達到是開非開的效果,熬湯的時候用。
火候的運用也時常搭配著用,比如幹燒魚的時候大火燒開然後改小火慢燒,快幹得時候大改大火收汁。
原料比例搭配
比如葷素菜的搭配個人認為要好吃的話葷1.5:素1。比如青筍肉片150g,青筍和木耳加起來100g。還有就是蔥姜蒜的比例蔥3:蒜2:姜1。其實這東西比較活的,家裏做的話根據自己的愛好。
烹調方法
炒 爆 溜 煎 炸 燴 燒 烤 蒸 鹵... ...各自有不同的特點和烹飪要求,可以自己上網查壹下。
刀工
主要分絲塊丁片,專業要求的話比較高什麽銀針絲啊,頭粗,二粗絲。家裏的話我覺得只要大小長短均勻就算ok啦。
調味
這個是菜好不好吃的核心,中國人吃菜是用舌頭吃,壹般說好不好吃都是講得味道好不,所以說調味在中餐裏算是壹個核心的部分。我是學川菜的,就妳說川菜吧,其他菜系的我只是了解壹些,就不“毀”人不倦了,有句話是吃在中國,味在四川,川菜有壹菜壹格,百菜白味。味型眾多。也有七滋八味之說,七滋是指酸、甜、苦、辣、麻、香、鹹,八味就是指八種出名的味型。味型太多了就在網上給妳找了幾個
1.魚香味:蔥姜蒜泥1.泡椒0.5.四川豆瓣醬2.糖1.5.醋1.5.醬油、酒、味精適量。調法是先煸蔥、姜、蒜、泡椒,再煸豆瓣醬出紅油,與其他調料混合。色紅味甜、酸、辣均衡,都不算太濃。可做魚香肉絲、魚香茄子、魚香蘸汁等。
2.麻辣味:花椒0.5或花椒粉0.2.幹辣椒0.3.四川豆瓣醬3.糖1.醋1.蔥、姜、蒜、酒、醬油、味精適量。調法是先將幹辣椒段炸至褐色,再下花椒炒香,煸蔥姜蒜之後下其他調料。為取麻味,還可加些花椒粉。(油炸花椒起香,麻味來之於花椒粉)。特點是色澤金紅,麻辣鮮香,有輕微的甜酸。可制麻辣魚丁、麻婆豆腐等。
3.辣子味:四川豆瓣醬1.糖0.3.醋0.3.蔥、姜、蒜及醬油、味精、酒適量。調法是先下蔥姜蒜煸香,再將豆瓣醬煸炒出紅油,下其他料調和。特點是鮮辣中帶有極微的甜酸味。可制辣子雞丁,辣子魚丁等菜。
4.陳皮味:花椒0.5.幹辣椒1.四川豆瓣醬3.糖2.陳皮2.醬油、味精、蔥、姜、蒜、酒適量。調制法為先將幹椒炸焦,再煸花椒出香味,如用陳皮塊,亦加煸炒,若用烤幹的陳皮碾成的粉,可在烹調近完畢時灑入。煸蔥、姜、蒜出香味後再煸瓣醬,隨後下料加湯及其他作料燜燒原料。口味特點是麻辣鮮香,有陳皮特有的芳香味,可制陳皮牛肉、陳皮雞等。
5.椒麻味:蔥白10.花椒2.醬油12.糖2.醋2.味精、鮮湯少許。制法是將花椒用酒浸泡壹夜,然後與蔥白壹起剁成細泥,加醬油、糖、醋等其他料調攔而成。特點是麻香鮮鹹。可用於調攔椒麻允片、椒麻肚片等菜。
6.怪味:四川豆瓣醬1.芝麻醬1.糖0.8.醋0.8.花椒粉0.05.油1.蔥、蒜泥各0.1.醬油、鮮湯適量。制法是先以油煸四川豆瓣醬至油變紅,用鮮湯調開芝麻醬,再加上所有作料調攔均勻而成。特點是辣、麻、甜、酸、鹹、鮮、香諸味融為壹體,味覺非常豐富。可調制怪味雞丁、怪味鴨片等等。
7.酸辣味:辣味有用於炒爆菜和用於燴菜之分,前者比例為:四川豆瓣醬1,糖0.6,醋0.9,蔥、姜、蒜及酒、醬油、鮮湯、紅油適量。制法是先煸蔥、姜、蒜和豆瓣醬,再調和其他味料。後者比例為白胡椒粉0.8,醋6,蔥花香菜末6,麻油少許。前者特點是酸辣而香,微有甜味,後者酸辣爽口,上口鹹酸,下咽時始覺辣味。用於炒爆菜如酸辣魷魚卷、酸辣魚片;燴菜如酸辣湯、酸辣燴雞血等。
只要做好這幾個方面,然後多看些菜譜,炒菜這個都是小問題的。如果還有什麽問題可以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