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再開心也是餓的,吃到飛機餐的第壹口,又會哭。那麽,為什麽飛機餐不好吃呢?飛機餐有可能變得更美味嗎?
口味變了
壹般來說,飯菜不好都怪廚師。廚師手藝不好,再好的食材也會浪費。但在飛機上,這樣的想法會讓廚師無辜地背上罵名。就算我們自帶零食,在飛機上也會很無聊。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味覺被改變了。
味覺是味蕾和嗅覺的結合,也就是說如果妳想影響味覺,妳必須影響嗅覺和味蕾。飛行真的可以輕易改變這兩個人類最重要的味覺感受器。
當壹個人登機後,機艙內的氣壓開始影響他的嗅覺。隨著飛機高度變高,氣壓下降,機艙內濕度水平驟降。在9144米左右的高度,空氣濕度小於12%,比大部分沙漠都要幹燥。幹燥和低壓的結合會使味蕾對甜味和鹹味食物的敏感度降低30%左右。不僅僅是味蕾,人們認為80%的味覺其實是嗅覺。我們用來聞的鼻涕在幹燥的機艙環境下會揮發,氣味感受器無法正常工作,會使食物的味道變淡60%。所以,與地面食物相比,航空餐會使用更多的香料和鹽。
機艙環境是主要因素,壹些食物問題本身也會降低口感。在雲層之上,為數百人準備和提供美味的食物並不容易。由於食品安全標準,所有的飯菜都必須提前在地面上做好。食物需要經過包裝、鼓風冷凍、冷藏,這些復雜的流程肯定會讓食物的口感大大變差。
為了安全起見,在飛機上不允許用微波爐和明火加熱食物。幾乎所有的航空公司都使用對流烤箱,通過吹送幹熱空氣來加熱食物。通過這種從食物中排水的加熱方法很難烹飪出美味的食物。
對於那些大航空公司來說,機票本身就很便宜,每天的客流量都是幾千人。這時候做好的菜更像是食堂裏的大鍋,當然很難兼顧味道。
所以,想把飛機餐做得好吃,似乎是不可能的?其實不是的。雖然人的口味改變是不可逆的,但是為了提高航空食品的質量,很多公司都想出了很多辦法,積極改善食品的口味。
提供美味的食物
幹燥的環境會大面積攻擊我們的味覺,但我們還有壹些感官不會受到影響。比如在高海拔地區,豆蔻、檸檬草、咖喱等香料的味道會比鹽和糖更濃。與受影響的甜味和鹹味相比,酸、苦、辣味幾乎不受影響,尤其是所謂的第五味——鮮味,在嘈雜的背景噪音中可能更強烈。來自國外航班的數據顯示,人們在飛機上比在地面上更頻繁地點番茄汁,因為西紅柿和其他食物富含鮮味。
鮮味存在於許多食物中,如沙丁魚、紫菜、蘑菇和西紅柿。所以很多航空公司都會提供富含鮮味食品的菜單。例如,聯合航空公司使用富含鮮味成分的食物,如菠菜、西紅柿和貝類。另壹方面,印度航空公司使用了足夠的辣醬來刺激乘客堵塞的鼻竇。
降噪耳機和更好的餐具
在感覺上,有壹種現象叫做通感。聯覺是指刺激壹種感覺來刺激另壹種感覺,比如用聽覺刺激味覺,或者用視覺刺激味覺。英國航空公司使用降噪耳機播放與食物味道相匹配的音樂,以回應航空課堂上飛機引擎嘈雜的轟鳴聲。它設計了很多場景,比如蘇格蘭音樂配蘇格蘭風味的飯菜,還有其他音樂用來提高食物的甜味。
其他航空公司都在想怎麽換餐具。為了防止壹些不法分子在飛機餐上用金屬或玻璃餐具進行攻擊甚至劫機,或者為了降低成本,很多航空公司都使用塑料餐具。但是當鋼制餐具換成便宜的塑料刀叉,會讓食物的味道變差。而且便宜的塑料杯喝不出紅酒香檳的味道。韓國大韓航空降低了安全顧慮,專門為頭等艙乘客提供了壹套精致的瓷器餐具。
模擬機艙環境,開發新菜品
壹些更大更有實力的航空公司還專門在模擬機艙開發新菜品。早在1998,新航就成立了國際烹飪顧問團。為了更好地適應高海拔低氣壓環境下的味蕾,新航還與新加坡機場服務公司合作開發飛機餐。他們在飛行配餐中心有壹個模擬艙,可以模擬海拔65438+10萬米的飛行環境。通過在低氣壓環境下烹飪和試餐,他們可以找到更適合高海拔環境的飛機餐。憑借這壹設施,新加坡航空公司開發了許多創新的機上餐食,並贏得了許多國際獎項。
同樣,為了提高食物質量,在全球占有近30%市場份額的航空食品供應商楚天漢莎航空公司雇傭了壹個行政主廚團隊,使用當地最先進的廚房精心烹飪。大多數食物都放在特殊的手推車裏,並保持冷凍狀態,直到在飛行中被重新加熱。這些食物會考慮到加熱過程,所以不會提前煮過頭。當然,這些精心制作的飛機餐並不是為普通經濟艙乘客準備的,只針對頭等艙和商務艙。
改進飛機
最後也可能是最直接的措施是從換飛機開始。波音公司推出新壹代787夢想飛機,改進了機艙密封系統,引入了氣體過濾系統、空氣壓縮機等最新升級設備,改善了機艙內的空氣潔凈度和濕度。與普通商用飛機相比,機艙內的濕度增加了三倍。787發動機整流罩采用鋸齒形狀,有助於降低氣流運動產生的噪音,防止乘客因噪音幹擾而降低對味覺的敏感度。換句話說,在像787這樣的新飛機上,食物的味道會比普通航班上的更好。
本文來自雜誌文章第9期,2016,大科技新論。歡迎讀者關註我們大科技的微信號:hdkj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