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鎮石牌鎮,有七八家專門做豬骨的餐館。客人進來,店家連問都不問,就在菜單上填了壹盤豬骨,然後問還要點什麽。很快,壹盤熱氣騰騰的豬骨端上了桌,嚼了嚼,嗯,還不錯;再嚼壹口,哇,太棒了!肉香四溢,口感綿長。先吃壹兩塊骨頭。如果覺得需要調口味,旁邊的小碟子裏準備了醬醋。需要姜絲,蒜末或者辣椒末,自己加。之後可以蘸著骨頭吃,這是另壹種境界。
大熱天,在石牌鎮吃豬骨,店家壹定要給食客提供壹鍋蘿蔔湯。夏天不是蘿蔔生產的季節,不用說是反季節蔬菜,但不同的是大田的反季節蔬菜是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在大田縣武陵鄉,有壹座海拔1400多米的山,名叫雪山。那裏生產的蘿蔔以其大而脆的果實和甜的汁液而聞名,相對涼爽的氣候使這裏在夏天生產蘿蔔。煮好的豬骨撈出後,鍋裏的沸湯用來煮蘿蔔絲。蘿蔔絲和骨頭湯壹起煮,湯裏的油膩被吸收,變得特別甜,所以蘿蔔絲香醇,不加任何調料,是壹道好菜。蘿蔔能清熱去火,潤腸通便,和油膩的豬骨調和陰陽,真是絕配。
過去大田人吃豬骨肉是用刀把骨頭上附著的肉剔掉。後來,人們嘗試把整塊豬骨直接放在盤子裏,讓食客自己咀嚼,這讓食客們上癮了,不僅刀的味道消失了,骨頭的怪香味也能嚼出來。而且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似乎顯示了山人的豪邁風範。(文婧)
資料來源: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目前還沒有圖片,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