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農村加燈籠後燈怎麽處理

農村加燈籠後燈怎麽處理

正常脫就好了

在惠州的客家地區,春節期間,農村會舉行“放燈籠”的儀式。凡是去年加了燈籠的,都會在祠堂裏掛個大燈籠。在此期間,戶主會帶著去年出生的男嬰先去祭奠祖先,再去拜祭長輩,長輩會表達“求利”的願望。之後,整個氏族都會大飲壹杯。喝完酒,男嬰就會正式加入宗族,把自己的名字註入族譜。

客家人生了兒子,因為男孩的意思是“丁”,“丁”和燈是同壹個音,所以生了兒子的家庭會在明年元宵節的時候在自家祠堂裏放上燈。點燈活動非常盛大,會舉行“點燈”、“暖燈”等儀式。在這個儀式中,居士帶著去年出生的男嬰先祭奠祖先,再祭奠長輩,長輩們表達了“求利”的願望。之後,全民開懷暢飲。喝完酒,男嬰就會正式加入宗族,把自己的名字註入族譜。

由於古代嬰兒死亡率高,民間有“七日風吹,八日拋”的說法。當女嬰突破這壹關,壹個月大時就會大擺宴席慶祝,俗稱滿月。而且男嬰的死亡率比女嬰高,所以當男嬰滿壹歲,存活率大大提高的時候,從農歷正月初十到元宵節都會大規模慶祝。這壹天,他家祠堂裏會掛壹盞漂亮的燈籠,燈籠裏掛壹塊石頭,俗稱“燈籠蛋”。意思是家裏“添丁”。之後舉行宴會,邀請村裏所有的男人喝酒祝賀,他的名字被正式寫入家譜,男孩也正式成為這個家庭的壹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