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大年三十的早餐是怎麽吃的?

大年三十的早餐是怎麽吃的?

大年三十除夕夜,有講究,我們山西地區,是喝chuang湯(註:壹種湯,以肉丸子、海帶、豆腐、餃子、肉片、方便面條等雜煮在壹起)為主的,幾乎家家戶戶,晚上都喝chuang湯。吃晚飯之前,先要祭祖,然後放壹掛鞭炮,才能開始吃飯。

但大年三十除夕這天,早飯和中午,確實沒什麽講究。

講究的,是正月初壹到初三這三天,這三天的早晚,壹般依然是喝chuang湯,中午是米飯配至少四菜壹湯、餃子為主。

而過了初三,就沒什麽講究了。只是走親戚接待朋友,主食米飯、餃子、面包為主,但視來客多少,菜至少要炒六個以上了。

百裏不同風,千裏不同俗。壹個地方有壹個地方的情況,我來說下老家魯西南的情況。

早飯

早晨沒什麽特別的,正常吃早飯,吃餃子也可以,到三十這天基本每家每戶年貨都準備的差不多啦,有什麽缺的,這天上午肯定會趕集去買,十點多鐘基本大家都在貼對聯、貼老天爺老竈爺,必須趕在午飯前貼上,如果不貼就會被懷疑家裏有什麽事,有老人去世的三年不貼對聯。

午飯

午飯我們的標配是是大鍋菜,用丸子、粉條、肉燉大鍋菜,每家的燉菜做法同,但必須要有,還有個習俗就是必須給親戚鄰居長輩送上壹碗,至今還是這樣,現在生活好了也會配幾個小菜,喝點小酒。還有就是壹定在自家吃飯,估計這也是過年團圓的象征吧。

晚飯

吃完午飯就是準備包餃子啦,壹般包的較多,晚上吃的和大年初壹吃的都要包出來。晚飯前,每個家族都會到祖墳上把“老爺爺老奶奶”請回家壹起過年以盡孝道,然後燒香磕頭,然後就開始放鞭炮煮餃子,鞭炮必須在餃子下鍋的同時點著。晚飯就是吃餃子,配點大蒜或者涼菜。壹般晚飯吃的很早,下午4點多鐘就會聽見鞭炮的聲音,意味著有人家開始吃啦,吃完晚飯,就是守夜玩啦,看春晚的看春晚,打麻將的打麻將,還有就是親朋好友聚會喝酒守夜,記得小的時候我們家族的都是聚到我們家,現在大家都是輪流來,今年在妳家明年在他家。大家喝酒聊天,暢談壹年的收獲,下年的打算,期待新年的到來。

總結

現在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些吃的風俗也在變,但不管怎樣變,人們對新年的期盼沒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沒變。

本人是南方的,應該南北有差異吧,或者各地方風俗都有所不同,像在我家,壹般早上的話都會像平時壹樣,隨便吃壹點,吃完後收拾好碗筷,就準備年夜飯,我們這裏基本都不吃中餐的,因為都起得比較晚,早餐和午餐差不多都是在壹個點上,所以壹天就只吃兩頓飯。

吃完早飯,就著手準備年夜飯的食材了,像家裏人多的話,無論男女老少,都各有分工,大家壹起有說有笑的做著,什麽時候做好就什麽時候吃,也不輪早晚。

像我家基本做好都會在晚上6點左右,有時候也會在4點左右,就開始吃年夜飯了,吃完後壹家人就坐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也是壹副其樂融融的景象。

早上吃包子,中午墊壹口,晚上吃大餐是我家三十晚上這壹天壹日三餐的安排。

大年三十是壹年中最開心的壹天。因為年前所有的準備工作基本都已經完成了,吃的滿滿當當、穿的高高掛起,就等換上新衣服開吃了。最主要的是累死人的清潔打掃工作也已經完成,頂多就貼個春聯。

而過了三十晚上,到了大年初壹,就得忙著拜年、走親訪友,家族裏輪流著吃春枝,自己家也會輪到壹天招待家裏親戚,整個假期會非常忙,不得安閑。所以只有三十晚上最讓我期待。

在這壹天就可以吃到期待已久的年夜飯。那鮮香爽口的雜燴湯、那琳瑯滿目的大拼盤、那油辣辣的紅燒大腸……其實做年夜飯很累,要準備太多的食材,要做太多的前期工作,但是因為我們家每年的年夜飯都是我媽媽做,所以我不用動手。媽媽辛苦啦(擁抱壹下)!

每年的年三十那天,媽媽很早就起床了。做好早餐,壹般都是很簡單的早餐。比如燙個粥,再熱幾個包子,因為過年期間,我們這裏家家戶戶都要蒸包子,最少都要蒸100多個,每家都要吃到年後好久好久。在過年期間包子屬於家裏最方便的壹種主食了。

吃早飯時,媽媽每次都會叮囑我們多吃點,因為要忙年夜飯,所以午飯壹般會很遲。

其實說午飯很遲是壹種帶有“欺騙”性質的說法,呵。因為——根本就沒有午飯吃,哈哈!早上我們吃包子是很頂餓的,要知道家裏自制的包子個頭是非常大的,餡兒也是揣得特別滿,壹人吃兩個包子下去到了中午確實也不餓。

壹個上午的時間媽媽已經做了好幾個半成品出來了。比如雞湯,要最早熬出來,要做高湯用;羹湯也做好了;蘿蔔烏子湯也準備就緒……而我,就做點變蛋剝殼、切片、洗洗蝦米、揀洗素菜的打下手這些小事情,忙碌中不知不覺時間就過了中午。

中午實在餓得慌的人基本吃不到主食,媽媽也不會準備這壹天的主食(偷笑)~餓了可以喝湯,隨便喝,羹湯、烏子湯、雞湯都可以,隨便墊壹口也就可以了。我們這裏過年期間流行壹個時髦的詞——“年飽”。意思大致是天天看到好吃的也就不怎麽餓了,嘿嘿

到了下午三點多,媽媽就正式燒年夜飯了。壹般整個過程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我們家通常五點開始吃,因為壹家人在壹起說笑聊天,這頓年夜飯經常壹吃就是壹兩個小時。吃完需要趕緊收拾好,因為八點春節晚會就要開始啦!

我們家年夜飯非常豐盛。因為每年都是媽媽掌勺,所以每年的菜式幾乎都差不多,但是每年吃都覺得特別好吃。

我家的年夜飯菜式:冷菜大拼盤、頭道雜燴湯、紅燜糯米肉圓、油燜大蝦、蘿蔔烏子粉絲湯、紅燒大腸、芋頭羹、醬牛肉、糖醋排骨、紅燒羊肉、炒素、炸藕餅、炸春卷,最後上魚,再來個青菜豆腐湯收尾,寓意清白平順、年年有余。

大年三十,壹個地方壹個習俗,在東北過去年三十要祭祖,貼年畫,貼門對。早晨飯不是很講究,在東北時,要在三十之前家家都蒸豆包,饅頭,花卷,燒賣,包子,餃子,因為北方天氣冷,就放到外面的大缸裏上面蓋上壹個大鐵鍋,在北方管它叫年嚼貨。吃的時候拿出來壹蒸就吃了,省事,在北方過年有講究的正月初壹到初五,不動刀。另外也是過年的象征。在東北過年味可足了,人們還要走親訪友拜大年,所以家家在年前必須把過年的東西買好,這就叫忙年。提起三十的午餐,東北人有講究,我們家父母在時,要全家團圓。少壹個也不能開飯,在沒吃之前先祭祖,座位也有講究,父母坐正座,如果有爺奶在,爺奶坐正座。上菜時也有講究,先涼後熱。妳可別小視東北人過年,那可叫壹個講究,別看以前條件不好,但到了過年,家家都可豐盛了,以前我們在家養豬,到過年前要殺年豬的做的菜會很多。在我家過年要有雞,有魚,無雞無魚不成席,肉是不能少的。有排骨,溜肉段,南煎丸子,鍋包肉,卷煎,香腸,涼拌菜,酸菜做的殺豬菜,在北方過年新鮮蔬菜是很貴的,但東北人還是會去買的有炒菜,炒豆角,炒青椒,炒蒜苔,炒尤魚,炒蘑茹,炒木耳,有講究的人家還會掛漿,做壹些甜酸口的菜,總之三十這天的團圓年夜飯最講究,家家的菜細最低起碼也得二十六至三十個菜吧!總之這頓飯是最豪華最講究的壹頓飯菜,在北方這頓飯還有壹種搶財的寓意,誰家搶先放爆竹說明他家人齊了,開飯了,財來了。晚上全家人包餃子叫捏元寶,全家人齊上陣壹會兒餃子就包好了,小孩子們玩燈籠守歲等發壓歲錢,初壹早上要吃餃子。吃完後要拜年,總之大年三十是過年最講究的。

說實話,妳想吃啥就吃啥,不要鋪張浪費,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缺吃少喝的,壹家人開開心心健 健康 康就好,吃啥不重要了,和誰在壹起才是王道

東北吉林人,我們三十早上隨便吃點,然後就是準備下午的飯菜,我們壹般都是在下午壹點半到兩點開始吃飯,這頓飯也是我們壹年最豐盛的壹頓飯,吃完飯歇壹會,能玩麻將的,撲克的就開始玩,家裏的女士們歇壹會就開始準備半夜吃的餃子和菜,我們家半夜都是做六個菜,包餃子!

坐標江蘇省揚州市,來回答壹下我們家的大年三十三頓吃什麽!

早餐

大米粥,饅頭(自己家包的)

大年三十是冬天,我們冬天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蒸饅頭。但是這個饅頭,不是北方的那種大白饅頭,裏面是有餡兒的。

壹般情況:芝麻糖饅頭,菜饅頭,蘿蔔絲饅頭(自己家種的芝麻,青菜,大白蘿蔔)

特別壹點的:豆沙饅頭,肉饅頭。這兩種少數人家包。

這個饅頭,外面看起來就是大饅頭,不是外面賣的那種有褶子的包子,是用堿水起肥(發酵),然後包的。我記得這個也是需要技術的,曾經我爸就失敗過壹次,導致那年我家冬天沒有饅頭吃。

中餐(特別有講究)

我們這裏大年30的中午是要敬老祖宗的,就是給家裏去世的親人燒紙錢,敬酒,磕頭。

稍微過幾分鐘,認為祖先們已經吃完了,然後開始收拾燒的紙錢,處理壹下灰,然後必須把菜和飯都重新熱壹下才能給我們活人吃。筷子,酒,飯都要拿回廚房,放壹下,然後再端上桌子,壹家人開始吃中午的飯。

吃完午飯,全家人還要帶著剩下的紙錢去掃墓,跟清明節壹樣,去看望去世的親人。

晚餐(團聚)

大年三十的晚上估計是全中國團員的日子,壹般都吃得比較豐盛。不過因為這些年三高比較多,所以我們家跟別人家比真的吃的不豐盛。主要是吃火鍋,電磁爐火鍋。

總結

每個地方的風俗都是不壹樣的,但是都有自己的特色。不過不管怎樣,過年都是團聚的日子,吃的好與醜不重要,重要的是壹家人在壹起的那種溫馨與激動。

現在過年跟平時壹樣,沒那麽多講究。頂多團年飯肉和菜多壹點。

想吃什麽就吃什麽,沒有大多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