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歷史上反腐用典故最多的皇帝。他在壹封信中告訴世人,“凡受賄六十兩以上的官員,壹律處死,絕不手軟。””而且齊天強調,上至中央,下至地方,不管是誰,壹旦發現營私舞弊,壹定會秉公執法,壹查到底,絕不姑息。現在當地折合60兩白銀是多少錢?通過對比,洪武時期壹兩銀子的購買力為1石米,而1石米約為94.4斤。現在大米的價格大概是5塊錢4.4×60×5=28320。那麽60兩白銀大概就是現在的28320元。也就是說,受賄兩萬八以上,就要被執行死刑。現在聽起來真的很寒心。這是中國歷史上貪官被執行死刑的立法,受賄次數的起點比較低。
?朱元璋是歷史上反腐敗招數最多的皇帝。朱元璋以武力得天下,硝煙中長大的皇帝很厲害。朱元璋認為,凡受賄60兩以上的官員,壹律處死。“不能震懾貪官,所以他采取了年終、宮刑、勞損等傳統酷刑,還創造發明了剝最後壹根草、挑筋、斷指、斷手、割膝等新的酷刑。其他的妳壹看就懂了。下面我就說說《剝最後壹根草》。所謂剝最後壹根草,就是在壹個貪官被處死後,把他的皮剝掉,用稻草和石灰把皮填滿,按照貪官的形象做壹個“標本”。“標本”制成後,掛在貪官生前的法庭墻上,以警醒下壹任官員,時刻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轍。
朱元璋是歷史上治理腐敗查處力度最大的皇帝。無論是皇親國戚、開國元勛、中央官員還是政府官員,只要涉及貪汙腐敗,朱元璋絕不手軟,重罰,殺光。史書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壹壹列舉了,只舉壹個簡單的例子。洪武十三年(1380),離開廣東的永嘉侯朱良祖被朱元璋召回,其子朱憲被活活鞭打。朱良祖驍勇善戰,在消滅陳友諒、張士誠的戰鬥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樣壹個戰功卓著的開國元勛,在廣東外地時收受賄賂,充當惡霸、土豪的保護傘。“最後朱元璋被激怒了,但還是難以逃脫。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控制腐敗的人數最多的皇帝。洪武十八年(1385),財政部侍郎郭桓與從中央到地方的六部委官員組成龐大的貪汙團夥,采取多收少付、捏報欺軟怕硬等手段,侵吞國庫物資折合糧食2400萬石。朱元璋非常生氣,下令徹查,並處決了所有涉案的貪官。據明代刑法記載,郭桓案中有3萬多名官員被處死。我個人認為郭桓可能是壹個冤案,因為洪武時期朱元璋反腐措施那麽嚴,怎麽會曝出這麽大的貪腐案,貪糧2400萬石,涉案人員3萬多人?個人認為郭桓個人貪汙應該沒有錯,但是朱元璋故意把這件事鬧大,有借此機會懲罰當年功臣的嫌疑。
朱元璋是反腐敗史上被定罪處死最多的皇帝。史書上沒有直接記載朱元璋壹生為了反腐殺了多少人,我自然數不清。但我想說的是,明朝洪武四大要案中的“空印案”和“郭桓案”,都是貪汙案。據史書記載,這兩起案件加在壹起,壹共殺了七八萬人。僅基於這兩起案件,朱元璋就是反腐敗史上被定罪處死最多的皇帝。
朱元璋雖然大力整治腐敗,但效果並不好。最後連朱元璋自己都感嘆:“我壹心要了解貪汙,卻早上殺了,晚上犯了?”當然,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很多,但我認為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是明朝官員的待遇太低。我查過歷史筆記,明朝官員的待遇是史上最低的。史書記載,海瑞任淳安縣令時,俸祿七折八折,實得米12石,銀27.49兩,鈔360張。錢不值錢,可以忽略。壹兩白銀可以買壹石大米,壹石大米等於94.4公斤,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8408。哈裏靠微薄的薪水養家。哈裏家人口多,生活上經常有困難。史書上記載,哈裏平日仍在地裏種菜,這樣才能勉強解決溫飽,逢年過節吃壹頓飯。縣長工資太低,解決不了全家人的溫飽問題。可想而知,其他官員自然也好不到哪裏去。
客觀上,朱元璋對治理腐敗起到了積極作用,凈化了官場風氣,使明初的吏治遠比元朝清明,對整個明朝的穩定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