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廁所改造後滿了怎麽辦?可以說農村的廁所經歷了幾次改善。記得小時候農村很少有獨立廁所,大部分都是和豬圈在壹起的。豬拉的廁所和人拉的廁所混在壹起,放在豬圈坑裏。此外,平日的壹些灰塵、麥麩等漚制,制成農家肥,在莊稼地裏作為有機肥使用。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部分人都不養豬了,於是廁所就改成了旱廁。屎滿了以後,他們就挖出來堆起來。分解後,它被運到田裏用作肥料。
這樣,妳可以節省大量的肥料。幾年前,上級政府加大了新農村建設力度,下撥了壹批資金用於農村廁所改造。從原來的幹式馬桶到水沖式馬桶。於是,家家戶戶都在院墻外建起了化糞池。有的村子是水泥磚做的,上面有個小洞,方便裝滿後抽糞便。
壹些村莊還埋有大塑料罐。當然,糞便滿了之後,還得用專業工具抽出來。壹般來說,每抽壹次基本收30元的費用,壹年兩次差不多。然而,農村廁所改造後,也出現了壹些問題。那就是北方農村冬天用來沖廁所的水防凍問題,有的農村自來水不是24小時供應的。這樣,沖水馬桶在使用過程中,就需要解決水源和水管的防凍保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