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方法
壹、雛雞飼養的管理
雛雞的溫度應控制在28℃左右,然後生長的適宜溫度應控制在20-25℃左右。
小雞聲音發育的特點是體溫調節差,生長快,消化功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強,合群膽小。因此,在飼養管理中要特別註意以下幾點:
1,喝水吃飯。雛鳥進入育雛室後,可以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之後就可以餵水了。壹般是先餵水再餵。水溫32度左右,不允許冷水。
2.環境溫度和濕度。育雛的關鍵是給雛鳥合適的溫度。濕度過大有利於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容易誘發球蟲病。過低幹燥的濕度會加速雛雞的呼吸,體內的水分隨著呼吸大量分布,剩余的蛋黃吸收不良,影響雛雞的生長。
3.註意分組,加強巡查。壯、弱雞和病雞應分組飼養。早上最好在1餵食處檢查弱仔雞,弱仔雞容易被擠出去。
二、踏板爪方案
雞腳,長在公雞腿上的壹種硬硬的東西,壹般人稱之為“腳”,和雞的年齡有關,就像人體的骨質增生壹樣。雞活得越久,“踏板”就越長。此外,有些品種公雞的“踏板”會持續增長,而有些雞的踏板增長緩慢。
1.腳爪小主要是缺鈣,要加強鈣的供給。
2.杜絕使用含抗生素的產品,導致免疫抑制,自然踏板也會受到影響。
3.沒有反踏板爪王可以用來提高踏板爪大小,促進骨骼生長和踏板生長。內含定位巴氏細胞,能有效針對長踏板爪有液體和油脂塗層,內含大量納米鈣。
第三,養雞的管理
在生長期,雞的生長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增加。飼養的目的是讓雞充分發育,為後期生長打下基礎。飼養方式為放牧與補飼相結合。雄母雞是成群飼養的。
1.壹般公雞羽毛松散,戰鬥能力強,蛋白質和賴氨酸利用率高,飼料利用率高。
2.因為內分泌激素的差異,母雞增重慢,飼料效率差。
四、育肥雞飼養管理
育肥期是10周至上市的時期。這壹時期的飼養要點是促進雞體內脂肪的沈積,增加肉雞的肥度,提高肉質和羽毛的光滑度,實現適時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