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說“食在廣州”,廣州人說“食在西關”,西關保留了很多傳統名小吃。這裏有數不清的餐館,從廣州酒家、陶陶居酒家、蓮香樓酒家、攀西酒家,到尹姬酒家、武展基酒家、南新酒家。從牛雜蘿蔔、雙皮奶、透明馬蹄餅到腸粉、蝦餃、餛飩等等,應有盡有。
船粥
這壹次,我要給大家介紹的不是廣義的廣州小吃,而是不可多得的西關小吃。隨著產品的逐漸豐富,很多曾經很受歡迎的小吃,比如乳香炸芋頭蝦仁,金醬餛飩,現在餐廳已經很少做了,但是盤溪餐廳壹直在堅持。作為國內最大的花園式餐廳,在這裏把美景和美食結合在壹起,品嘗美食,絕對是壹種享受。當我們看到菜單上的“乳香炸芋頭蝦”和“錦緞餛飩”這兩種著名的小吃時,許多復雜的感情清晰地湧上我們的臉龐。小時候經常手裏拿著零食,仿佛還是香的,腦海裏浮現出與此相關的溫馨回憶。
和味牛雜
乳香炸芋頭蝦是廣州的地方風味小吃。據介紹,以蝦為主料,將蝦肉清洗幹凈,吸幹水分,剁成蝦醬,同向拍打至膠狀。把火腿和肥肉壹起剁成泥,和蝦醬壹起放入鍋裏,加入腐乳、胡椒粉、蛋液和香油,下面的面粉攪拌成餡。同時將檳榔芋頭切成細條蒸熟,然後在芋頭條表面均勻抹上餡料,再放入油鍋炸熟。成品色澤金褐色,表面略硬,但硬而不結,入口酥脆,油香濃郁,鮮微辣,風味獨特。具有增進食欲、促進消化的功效,適用於厭食、消化不良。
陸金餛飩,又名“錦繡姻緣”,是典型的廣東地方菜,是普通百姓在當地百姓中舉行節日宴會的壹道受歡迎的菜肴。有人探究其名“錦繡姻緣”的由來。看這道菜,它的原料是紅色和綠色、金色、橘色的結合,還有人把它想象成男女之間美的結合,可以增進感情。它是男女的代表菜,這道菜在婚宴上特別受人們的青睞。
陸金餛飩的配料很講究。將餛飩包放入少量冰鮮蝦餡,折成多邊形,然後放入熱炸酥,再放入糖醋爆炒蝦、叉燒、魷魚、雞肝片、蔥末、青椒末等,但壹定要趁熱吃。酥脆,酸甜,色澤鮮艷,是壹種酥脆的小吃。
廣州街頭有幾種小吃是我最欣賞的,壹是船粥,二是雜牛雜,三是蘿蔔糕。
換句話說,船粥最初是在荔枝灣河上的珠江船屋由船只(在廣州稱為船)經營的。粥是用魚片和炸花生米拌在壹起的,所以這款產品是由“魚生粥”演變而來的。現在珠江上的漁民都搬到了岸上,船粥也從小船進入了大飯店、酒店。人們可以隨時品嘗這種廣州特有的粥。這裏的船粥以鮑魚為食材,加入浮皮、花生、雞蛋絲、蔥花等。吃之前馬上煮滾,香香的,熱氣騰騰的,非常鮮甜。
第二種是牛雜,需要壹點肥肉。以前,廣州的大街小巷總有裝著牛雜和蘿蔔的車。來“周記”,只有帶香味的牛雜,沒有蘿蔔,配上微辣或重辣的醬料,邊吃邊擦汗,可謂其樂無窮。“和味牛雜蘿蔔”據說是光緒年間住在廣塔寺附近的壹位回族廚師發明的。他用了牛腸、牛排骨、牛肺、蘿蔔來降火,用了辣椒、八角等五種香料調成的醬?閃撕眉爸爸∈寶?等牛雜?欣賞遊戲?吸入牛雜的醬料後,將蘿蔔切成小塊,用串了辣椒醬的竹簽吃,稱為和味牛雜蘿蔔,入口不絕。他牛偉的咱蘿蔔壹直流傳至今。
第三種是蘿蔔糕,民間小吃,過年家家戶戶都蒸。制作時,先將蘿蔔刮去糙皮,切絲,入鍋煎軟,放入臘腸、蝦仁、香菇、芹菜,並加入適量味精、精鹽、胡椒粉,與米糊、土豆粉拌勻,然後放入蒸籠蒸熟(先在籠底墊壹塊布),至不粘筷子即可。吃的時候把蘿蔔糕切成塊,放在鍋裏油煎至金黃色。外脆裏嫩,吃起來香而不甜。
中國味道名典
壹般來說,零食和小吃是壹類的。廣東點心是廣東特有的食品,具有濃郁的南方風味,是“食在廣州”的壹部分。它以其豐富、精致和優雅而聞名,深受中外人士的談論。廣東點心也多次獲獎。在剛剛過去的第十三屆中國廚師節上,由廣州評選並頒發的太極鴛鴦盒和綠茶涼瓜兩款點心產品分別獲得中國名點金獎稱號。壹個制作精良的“太極鴛鴦盒”要有質感,外表光潔,最重要的是入口有清新的椰香,夠甜。制作“太極鴛鴦盒”其實並不復雜,但時間和精力是重要因素,所以手工制作是關鍵:首先將各種原料如潮州粉、糖、椰奶、可可粉、油、芋頭等打粉蒸熟。“太極鴛鴦盒”造型典雅美觀,色澤鮮艷,低糖低脂。“綠茶涼瓜”是壹種追求新鮮自然的健康食品。原料是面粉、冰綠茶、糖、油、桂花等原料,打成粉,裹上桂花餡,看起來像個涼瓜,再用蒸汽蒸。入口有茶花香,但不會太濃,迎合時尚健康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