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家鄉的味道_1200字

家鄉的味道_1200字

我的家鄉是壹座歷史悠久的小縣城—古城蔚州。它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的南部,緊鄰北京。雖然這幾年她的經濟發展不錯,但聽長輩說,以前這裏相當貧窮,四面環山,公路不好走,火車也不通,交通很不發達。但也許正是因為長期的貧窮與閉塞,反而給這裏保留下來很多有傳統特色的地域文化,厚重的文化給家鄉增添了豐富的味道。

“舌尖上的文化”應該最有特色吧,它調動起的是對家鄉豐富的想象。蔚州種植的糧食作物非常獨特,有黍子、苦蕎、蓧面等。人們把苦蕎打成面,做成壹種名叫饸饹的面條狀食品。人們還會把蓧面搓成圓筒狀、面條狀、扁片狀,放在類似蒸包子的籠屜裏蒸熟,配上湯菜,別有壹番香味。像這樣的特色面食,放在京城,那可是價格不菲。但在蔚州,卻是家家飯桌上的常備主食,這樣想來,每天吃飯都有壹種“賺了”的感覺,吃起來豈不更香?

不止是地域間的對比,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壹種家鄉的野菜,名叫苦壯菜。這種菜清熱解暑,但其味極苦,吃下後滿嘴都是苦澀。即便好處多多,小孩子也是不肯委屈了自己乖乖吃下這“人間極苦”的。每次不得不吃的時候,大人總是手裏拿著糖塊哄著、逗著,嚼著苦,想著甜。這種味道間的對比也似乎是讓我這個小孩子早早明白“先苦後甜”的道理了。

品完苦,憶完甜,再來嘗嘗蔚州的炸糕吧。當地人將黍子磨成黃糕面,加水,用極微妙的火候將其蒸熟。可以直接配菜做主食食用,也可包上餡放進油鍋做成炸糕。這種黃糕色澤金黃、玲瓏剔透、內部飽滿、滿溢油香,吃起來入口香脆,而後糯滑勁道。每次回老家我們都會帶上幾袋子糕面,回去讓媽媽給我做炸糕。

蔚州的味道可不僅僅在舌尖味蕾上,更蘊含在她傳統文化的厚重與淳樸中。

逢年過節的高蹺、秧歌,紅紅綠綠,雖然土的掉渣,但樸實熱情、喜慶熱鬧。每年的元宵節這裏都會放焰火。其中的“打樹花”現在已發展成壹種頗具地方特色的旅遊項目。表演者會手持壹柄柳木勺,舀起壹勺燒化的滾燙的鐵水,壹下子向墻上潑去,那瞬間,壹股 *** 辣的熱氣撲面而來,只覺壹種“千樹萬樹‘火’花開”的感覺,鐵水就如壹個個小精靈飛散開來,五光十色,光輝燦爛,璀璨奪目。李白也曾稱贊道:爐火照天地,紅星照紫煙。那種視覺上的飽滿,加上充盈心頭的熱鬧與燦爛,便是家鄉人品味幸福生活的甜蜜味道吧。

提到文化,不得不說的還有剪紙。剪紙種類繁多:戲曲人物、鳥獸魚蟲、人物場景等等,這些作品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璀璨,渾厚中有細膩,纖巧裏顯淳樸,分外玲瓏剔透,五彩繽紛,富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給人以和諧大方的鄉土氣息,歡快、明朗、清新之氣撲面而來。欣賞後總不由贊嘆藝人手法之精妙、構思之精巧。總想多買些帶回去裝飾房間、點綴生活。對美的欣賞和追求,也是熱愛生活的味道啊!

如今,蔚州以其獨特而傳統的味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人。而我,離家鄉漸遠、回去的次數漸少。苦也好辣也罷,留在心間的永遠是甘甜與溫暖,因為,那些符號已烙印在心底最深的角落,拾起的,總是最珍貴的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