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春節單元作文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描寫,首先可以描寫春節期間看到了什麽,第二個就是可以描寫和誰壹起過的春節,然後發生了哪些趣事,第三個可以描寫過春節期間的收獲。
家鄉的春節單元作文1
春節是中國最為隆重的節日,我的家鄉滿洲裏更是有不少講究,“年味”十足。下面就讓我帶大家過壹個“東北味”十足的春節吧!
“二十三,送竈王;二十四,掃房子?三十晚上熬壹宿;初壹、初二滿街走。”這首民謠道出了家鄉春節的習俗。春節前,家家戶戶要打掃衛生,購買年貨。購買年貨是最讓人激動、興奮的事了。到了周末全家總動員,吃的、穿的、日用品,壹直買到大家都拎不下為止。雖然家裏碗筷已有很多,可在置辦年貨時,為了人丁興旺的彩頭還是會買些碗筷。
轉眼就到了年三十這天,全家人都早早起來開始忙上了。看,奶奶和媽媽準備豐盛的午餐,有雞,有魚,有排骨?哇!好吃得可真不少。爸爸和我正忙著貼春聯,爺爺哼著歌給奶奶打下手。我們壹家人壹直忙到中午,飯桌上已經擺滿了好吃的,看的人眼花繚亂,直流口水。這頓飯意味著闔家團圓之意,預示來年豐衣足食、事業興旺。席間,老少互相祝願,推杯換盞,盡情享受天倫之樂。飯後,大家開始打撲克進行娛樂活動,壹家人其樂融融。
到了晚上八點,全家人圍坐在電視前,邊看春晚邊包餃子。這年三十的餃子來歷可真不小,因為我們過年要“守歲”,到了半夜12點,新年鐘聲敲響後要放鞭炮,吃餃子。而且有壹個餃子會放進壹枚硬幣,誰若吃到有硬幣的餃子就意味著來年壹年財源廣進。每次我都能幸運的吃到這個餃子,嘿嘿,原來是大人們吃到這個餃子都會偷偷地放到我碗裏故意讓我吃到。看,我家人對我多好,我會拿這枚硬幣換壓歲錢。
吃完餃子,伴隨著外面漫天的煙花,我該開始拜年了,盼望好久的壓歲錢終於要來到了。將近淩晨壹點大家開始休息了,因為明天初壹還要繼續去拜年呢!
這就是我家鄉春節的過法,怎麽樣?是不是又熱鬧又開心呢?
家鄉的春節單元作文2
雖不及老舍筆下北京的春節那麽熱鬧,但我認為,我的家鄉芮城縣農村老家的春節最美好了。
老家的春節差不多是從臘月開始忙碌的。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從這壹天開始,家家戶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很少有人閑來無事。全家人忙著打掃衛生,洗衣服,換床單。以便在新的壹年中顯示出新氣象。
過年,就當然少不了年貨。快過年時,人們會忙著置辦年貨,衣服,食品和日用品是必不可少的,而我們小孩子的最喜歡的,當然是各種零食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糖果和飲料。年買完了,就坐等過年了。
除夕下午,就是貼對聯的時間了。大人們貼對聯時,總會邀請小孩子壹起。貼對聯時,首先要準備好剪刀和膠紙,最好不用漿糊,因為來年不容易弄掉。在貼對聯前,壹定要把門的兩邊打掃幹凈。對聯有左右之分,上聯在右,下聯在左。最後,將橫幅貼好,就大功告成了。
除夕晚上,壹家人要在壹起看春晚,吃年夜飯。年夜飯壹般都是由奶奶來做的,有花饃,魚,撒子,肉丸子,炸豆腐,排骨,豬蹄等各類美食,還會喝上幾杯可樂,讓人饞得直流口水。看春晚可是春節最精彩的環節了,有小品,相聲,歌舞武術等精彩表演,總能把人逗得哈哈大笑。
吃完飯後,到處都是放鞭炮禮花的,大人們放“大禮花”,伴隨著“咻”的壹聲,壹道金光沖上了天空,變出了壹顆顆寶石,寶石邊還有黃色的花邊,美麗極了。緊接著,道道金光變成了五顏六色的花朵,有的像玫瑰花,有的像鳳仙花,有的像百合花。最後,天上的花炮如流星壹般落下來,繼而消失不見。
大年初壹,早上吃完飯,就要出去拜年了。壹句“恭喜發財”就能收到紅包,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壓歲錢”。聽說壓歲錢是為了趕走壹個叫“祟”的小妖才給小孩子發的。
從臘月二十四到大年初壹,從打掃屋子到拜年走親戚,整個春節的各種事情宜,不僅僅是大家在壹起玩玩鬧鬧,更重要的是為了體現祖國的民族精神,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家鄉的春節單元作文3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壹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占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壹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壹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壹起,吃上壹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壹聲喜慶的祝福。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五花八門的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聽到壹陣壹陣激烈的鞭炮聲,原來,這是大家為了迎接新的壹年來啊!
大年初壹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壹開始至初四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壹般都會帶上壹些禮品,表達壹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壹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壹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著壹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壹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也都心花怒放!
家鄉的春節單元作文4
在壹年的節日中,我最喜歡的便是春節了。
每到臘月二十三,大家都開始準備年貨了,大街上人山人海,壹不留神就可能在這人海中找不到東南西北了。
除夕可真熱鬧。晚上每家每戶的人都要穿新衣,門外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斷,在外面工作的人除非萬不得已,他們都要從千裏路上趕回來吃團圓年飯。壹家人坐在壹起聊天、看春節聯歡晚會,時間在笑聲中悄悄的溜走了,“咚”“咚”“咚”“咚”時鐘響了,12點了,大家都回去睡覺,熱鬧的氣氛壹下子變得安靜了起來,大家都進入了甜美的夢鄉。
除壹、除二幾天,大家都要去給親戚朋友家拜年了,在親戚家不僅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還可以收壓歲錢,這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了,壓歲錢不僅可以買文具,也可以去買自己壹直想要的玩具、手飾、掛件等等?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壹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到處張燈結彩,紅火得很。晚上,我約上幾個小夥伴,溜到大街上。啊!這裏已是燈的海洋。燈可多了,有孔雀燈、荷花燈、老虎燈?真是美麗極了!此時此刻,我好像進入了壹個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
壹眨眼,到了正月十九。學生們該去上學了,大人們都去上班了,壹切又恢復了以往的平靜。
家鄉的春節單元作文5
家鄉的春節雖不如老舍筆下北京春節那般隆重,從臘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九歷時壹個多月,但對於人們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它不但是人們勞動壹年後歡喜心情的表露,更是人們對新的壹年吉祥如意、心想事成的美好祝願。
我家的春節差不多就是從臘月三十開始的,這壹天家家都是最忙的時候,很少有人閑著無事。全家人忙著洗衣服,換床單,以便在新的壹年中顯示出新的氣象。當然了,對聯、窗花、日歷是必不可少的,理應在前幾天完成,所以這裏我不做描述。
三十這天,重要性僅次於洗衣服的應該算是做年夜飯了,大人在壹邊忙活著洗菜切菜,孩子們蹦蹦跳跳,想盡辦法幫個忙,卻總插不上手,只有幹著急罷了。年夜飯的品種照例是很豐盛的,依舊是雞鴨魚肉之類,但小孩子白天中無事時吃盡了甜品,往往吃不了多少這些珍奇,只好隨便選幾樣來壹品好壞,往往遺下壹大堆剩菜,讓勞動壹番的大人們目瞪口呆。但無論如何大人們是不會惱的,因為剩菜剩飯此時此刻便成了年年有余的象征。
從四面八方趕回家來的壹家人合合美美地吃完年夜飯,隨後便是孩子們的自由時間了,桌上擺好糖果、水果和各類糕點,想吃就吃。全家人喜氣洋洋,其中當屬孩子最歡喜,因為可以靠幾句甜言蜜語換得鼓鼓囊囊壹大包壓歲錢。如果妳問他們明天的願望,應該就是多來點拜年的了。
除夕對於我來說應該是快樂的,但是守歲這壹著卻不是我能接受的,聽完倒計時的鐘聲,剛想閉上眼睛睡個好覺,窗外就“劈裏啪啦”地響起了禮花聲,弄得人睡意全無,卻又筋疲力盡。
正月初壹的習俗近年來越發平淡了,壹家人睡到太陽升的老高才起床,匆匆吃完了早飯,便上街閑逛。街上的商鋪為了在新年的第壹天從人們的口袋裏弄到更多的進賬,不惜破壞正月初壹關門停業的老規矩,大張旗鼓辦起了“新年大甩賣”之類的活動,雖在壹定程度上為人們過年的食物儲備、購買新衣提供了相當的便利,但是我並不喜歡這樣。總的來講,新年裏沒有逛廟會之類的活動,確是可以用單調無味來形容。
正月初壹到初十四,實在是在閑得無事中閃過的,只有正月十五元宵節才有些意思。這壹天是非吃元宵不可,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從種類上分,可分為實心和帶餡的兩種。帶餡的又有甜、鹹之分。甜餡壹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鹹餡壹般有鮮肉丁、火腿丁、蝦米等。最近市場上又出現了壹種菜餡元宵,味道如何就不知了。在我的記憶中,元宵節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前幾年元宵的晚上,還可以看見大人們領著小孩提著明瓦的燈籠逛遊,如今卻難以見了,見此情景,我不由得嘆道,富有民族特殊的傳統文化這正在消失啊!
春節迎著人們的忙碌緩緩來臨,卻在無聲無息中遠去,留給人們的是深深的眷戀。無論春節那些日子是怎麽過的,每當想起它,我仍不禁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而感到驚嘆!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