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日常口語中的“小雨”,就是“小雨”的意思。大致情況是雨滴清晰可見,沒有漂浮現象,地面沒有濺起水花,窪地積水緩慢,屋內雨聲微弱,只有屋檐滴水。妳可以不打傘在雨中走壹小段路,也不會把衣服都淋濕。
2.作為從氣象角度描述的小雨,我國氣象工作中規定1小時內降雨量小於等於2.5毫米;24小時降雨量小於10毫米的雨。小雨是降水等級六級分類法中除微量降水外的第二低的降水強度等級。
壹、研究背景:
1.降水是連接天氣、氣候和水循環的關鍵物理過程,也是支持生態系統和人類生存的清潔水的最終來源。研究降水的變化和預報對氣象學和氣候學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在降水研究中,降水、降水強度和降水頻率是主要的研究方面。
2.近年來,我國降水呈現南澇北旱的特點,降水強度有增加趨勢,但年降水頻率有壹致的減少趨勢,旱澇事件同時增多。從平均情況看,小尺度降水量主要取決於降雨日數的變化,年降水量、季降水量、月降水量均符合這壹規律。在以往的研究中,人們更多地關註極易引發洪水的極強降水,而對小雨的關註較少。
3.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北方地區,小雨和中雨之和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微降水事件的顯著減少已經反映在北方地區的幹旱問題上,小雨頻率的減少成為降水頻率減少的主要原因。
第三,雨水的形成:
1.地球上的水被陽光照射後,變成蒸汽,被蒸發到空氣中。水蒸氣在高空遇到冷空氣會凝結成小水滴。這些水滴很小,直徑只有0.0001 ~ 0.0002毫米,最大的也只有0.002毫米,它們又小又輕,被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托起在空中。
2.正是這些小水滴在空氣中聚集成雲。這些小水滴會變成雨滴,落到地面上,體積會增加1萬倍左右。這些水滴體積增長到654.38+0萬倍以上主要靠兩種手段,壹種是凝結和升華。二是依靠雲滴的碰撞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