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
兒童
1.選擇有營養的食物,多吃當季的蔬菜和新鮮水果。
2.營養配餐要註意大小糧、主副食、營養、幹瘦、甜鹹的搭配,充分利用各種營養餐使用價值的特點和食材中營養元素的互補作用,增強其營養成分。
3.少吃煎炸、油炸或油膩食物,白肉和刺激性強的辛辣食物,不宜生冷涼食。
4.食材種類經常變化,烹飪方式多樣化,形象化。飯菜色澤和諧,香甜可口,能提高食欲,有利於消化。
5.少吃多吃。
6.用補氣血、健脾胃、補腎壯陽、養精氣的食物。
老年人
1.動能得到有效提供,剩余重量控制在體重標準內。
2.適度增加蛋白質中的食物供給。
3.控制身體的脂肪攝入量,全天不超過40克。適當攝入動物脂肪。
4.不需要單獨服用大米和精制面粉。每天要攝入適當的雜糧。
5.控制鹽的攝入量,全天應控制在4~6克。
6.補充鈣、磷、維生素,少吃肉,多吃蔬菜。
7.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8.註意壹日三餐(或四餐)的動能分配,少食多餐。
9.烹飪宜熟不宜炒,飲食宜軟不宜硬。
10.調味要清淡不要太偏,飲食習慣要少寒多暖。
11.老年人要守粥。
青少年和兒童
1.有效分配動能。
2.有效的飲食。
3.確保食物中含有鈣、鐵、維生素D、維生素b22和維生素C..
4.飲食多樣化要保證大小搭配,燥性適宜。
肥胖的人
1.控制總動能攝入。
2.限制身體的脂肪攝入。
3.碳水化合物的供給要適當。
4.限制辛辣食物和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調料。
飲食中壹定要有足夠的新鮮水果,尤其是綠葉蔬菜和新鮮水果。
6.註意烹調方法,選擇蒸、煮、燉、鹵等。防止煎、炸、炸油培養良好的飲食結構。
7.壹日三餐要定期進行定量分析,早餐壹定要吃,晚餐壹定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