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臘肉有什麽好吃的?白蘿蔔最合適。
臘肉是用新鮮的五花肉帶皮切塊,用鹽和少量亞硝酸鈉或硝酸鈉、黑胡椒、丁香、香葉、茴香等香料腌制,然後曬幹或熏制而成,具有開胃散寒、促進消化的作用。那麽燉臘肉有什麽好吃的呢?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臘肉燉蘿蔔的做法食材:臘肉(生)200克、白蘿蔔500克調料:鹽5克、味精2克、生姜15克、花椒2克制作方法:1。將臘肉燒去毛,用溫水洗凈,換成床單;2.蘿蔔洗凈去皮,換成類似臘肉的切片備用;3.鍋洗凈後放在大火上,加入鮮湯和臘肉,燒開後撇去浮沫;4.加入胡椒粉和姜,移至小火煮至半熟;5.加入蘿蔔、味精、鹽,煮至臘肉熟透,放入容器中。臘肉燉蘿蔔制作小技巧:1。將臘肉和蘿蔔洗凈,否則湯會變色;2.要選熏肉,不然湯不好喝;3.這道菜是用老臘肉熬成的湯,皮紅黃,肥如蠟,香濃郁,冬天用蘿蔔煮,有壹種特殊的煙熏味。培根好吃,但是要適可而止。壹般人可以吃,老年人不宜吃。胃和十二指腸潰瘍患者禁食。如果暫時釋放“味道”,從營養健康的角度來說,臘肉確實不是很多人適合的食物,尤其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慢性病患者和老年朋友。首先,臘肉的脂肪含量很高。從重量上看,100g臘肉中脂肪含量高達50%;不僅如此,臘肉還含有相當數量的膽固醇——每100克含膽固醇123毫克,比豬肉高50%!許多證據表明,飽和脂肪和膽固醇是導致高脂血癥的“危險因素”。其次,培根損失了很多營養。在制作的過程中,肉類中的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幾乎都流失了,比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等。可以說,臘肉是壹種“雙重營養失衡”的食物。這種雙重失衡對健康的不利影響也可能“更嚴重”。第三,臘肉含鹽量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是普通豬肉平均含量的十倍以上。長期大量食用臘肉,必然導致鹽分攝入過多,可能會加重或導致血壓升高或波動。所以,對於高血脂的朋友來說,科學地選擇和食用油脂是非常重要的。吃大量的油是不健康的,吃油是完全不可取的。日常飲食中可以使用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茶油等,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但是,再好的“油”也要適量食用,每天20-25克就夠了。臘肉不能每餐都吃,因為它是腌制食品,含有大量的鹽。這超過了人體每天的最大鹽攝入量;所以作為調理生活的偏方;當然,可以先煮或者多次煮,盡可能降低肉的含鹽量,這樣可以吃得更多;同時還能享受臘肉的淳樸香味。臘肉含有大量亞硝酸鹽,是重要的致癌物質。小貼士: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妳已經對燉臘肉什麽好吃有所了解了。臘肉燉蘿蔔是非常好的搭配。臘肉配白蘿蔔會有壹種特別的風味,特別適合冬天食用。不過臘肉雖然好吃,但是臘肉閉經有亞硝酸鹽,不能多吃。精彩推薦:飲食常識:如何去除豬肝的腥味?妳覺得妳的牛排怎麽樣?前七成熟豬肚怎麽洗?三種簡單易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