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普洱茶簡介

普洱茶簡介

1、普洱茶在雲南省的西雙版納、臨滄、普洱等地區,有大樹,高達16米,嫩枝上有微毛,頂芽上有白毛。葉薄革質,橢圓形。花腋生並具柔毛。苞片2,早落。萼片5,近圓形,外面無毛。花瓣6-7,倒卵形,無毛。雄蕊長8-10毫米,離生,無毛。子房3室,天鵝絨般;花柱長8毫米,頂端3裂。蒴果扁球形三角形。每室有1粒種子,近圓形,直徑1 cm。

2、普洱茶講究沖泡技巧和喝的藝術,可清可飲,可混飲。普洱茶湯呈橙黃色,香氣高而持久,香型獨特,滋味濃郁,耐泡持久。

3.普洱茶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3000年前的武王采茶時期,雲南種茶的先民普洱人就已經向周武王獻茶了,只是當時還沒有普洱茶的名稱。邦外過渡古茶樹是古濮人栽培馴化茶樹留下的活化石。

4.歷史文獻記載,最早種植普洱茶的人是唐綽。《舒曼》卷七說“茶出銀盛市山,無法采之。”萌舍曼喝的時候配辣椒,生姜,肉桂,炒菜。“據考證,成銀生的茶葉應該是雲南大葉茶,也就是普洱茶。據史料記載,早在1100年前,就在“銀盛市群山環抱”的南召四浦區,盛產茶葉。

5.宋代李石在《續博物誌》中也記載:“茶生於銀山。收獲時,用混合生姜煮著喝。”從茶文化的歷史來看,茶盛於唐代,盛於宋代。

6.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的猛海、猛臘、普洱、耿馬、滄源、雙江、臨滄、元江、景東、大理、屏邊、河口、馬關、麻栗坡、文山、西疇、廣南、永德。昆明、楚雄、玉溪、紅河、文山、普洱、西雙版納、大理、保山、德宏、臨滄所轄部分行政區域處於普洱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