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在西藏藏漢如何相處?

在西藏藏漢如何相處?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陳郁):西藏自治區是壹個以藏族為主體的民族自治區。藏、漢、回、門巴、巴羅、納西族、怒族、獨龍族等十幾個民族世代生活在這裏。和平解放60年來,西藏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和諧相處,在雪域高原實現了共同繁榮發展。

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慶祝大會於09年6月5438日在拉薩布達拉宮廣場舉行。數萬名拉薩各族市民以飽滿的熱情和親切的笑容,向世界展示了壹個和諧、包容、繁榮的新西藏。次仁楊總是壹個藏族女孩。她很高興舉辦這次會議。

次仁楊總說:“廣場(布達拉宮)的花和柱子非常漂亮。之前去看了,還會再去看。這次(慶祝和平解放60周年),我們家也會買葛西(節日時吃的壹種食物),做酥油茶,就像當年我們過藏歷年和薩頓節(藏族傳統節日)壹樣。”

次仁楊總的喜悅是真誠的,因為西藏6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可謂翻天覆地。2010年,西藏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07億多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是1959年的83倍多。預期壽命由和平解放前的35.5歲提高到67歲;文盲率由和平解放前的95%下降到1.2%。這些巨大進步與西藏各族人民的和諧共處和共同努力是分不開的。

讓藏族和西藏其他民族的公民直接參與管理國家事務,享有充分的政治自治權,這是實現民族團結進步的前提。目前,西藏自治區省級領導幹部中,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幹部占70%;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占縣鄉兩級主要領導的86%以上。

34歲的迪丹是壹名藏族幹部,他對民族團結有著深刻的理解。策丹是日喀則地區薩嘎縣的副縣長。90年代初,讀完小學後,他來到內地的西藏班開始初中課程。慈丹說,在內地讀書最困難的是剛來西藏班學習生活時,語言交流和生活習慣不同帶來的問題。是老師和同學給予的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讓他度過了那段時光。

慈丹說:“我們平時用中文交流。那時候基礎不是很好,但是在我們的具體生活中,有老師和同學的關心。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們的理解,從來沒有變得熟悉。可以說,最後畢業的時候,我們鍛造了誰都不想離開的感情。”

子丹的親身經歷,讓他對各民族平等相待、和諧共處印象深刻。回到西藏後,慈丹成為壹名國家公職人員。他在10年的工作中,經常和當地漢族幹部、援藏幹部壹起工作。次旦說,他親眼看到漢族幹部以身作則,與藏族人民友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