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來,鎮江水晶肉菜久負盛名,享譽大江南北,又有了新的發展。如根據蹄的部位不同,可切成多種蹄片:前蹄上的部分老爪肉切成片,狀如眼鏡,筋軟可口,稱為“眼鏡菜”;前蹄旁的肉彎曲如玉帶,稱為“玉帶鉤菜”;前蹄上的老爪肉,肥瘦相間,香嫩無比,稱為“三角肋菜”;後蹄上壹塊幹凈的瘦肉,加上壹根細細的骨頭,叫做“添登榜腰”。它的肉嫩而脆,最受瘦肉食用者的歡迎。
肴肉雖然是涼菜,但和熏蠟不壹樣。其瘦肉深紅,雖涼,但酥嫩,易食。脂肪無脂,食之不膩;果凍透明亮澤,柔韌不別扭,不肥不膩。這道菜清爽開胃,色香味俱全,相當開胃。如果配上姜絲和壹點香醋,味道會更好。如果用鎮江瑤肉喝早茶,茶香肉香。時間長了,妳就明白了,舌頭會覺得清爽。會讓妳覺得好吃。
鎮江肴肉的腌制方法:首先將新鮮豬蹄打碎,去毛去骨,洗幹凈,用熨鬥戳松。然後把皮面和肉面用細鹽搓壹遍,放入缸中腌制。每只蹄子用鹽約150 ~ 200克,撒鹽水約50克。春秋季3天,夏季1天,冬季7天。腌制完畢後,取出壇子,先用冷水浸泡,再用少許明礬水洗凈,使肉質白嫩。這個時候就可以下鍋煮了。燒的時候以10生蹄為鍋,加入沈澱的生鹵3斤,鹽1.5斤,水6斤。燒開後,撇去浮沫,再加入花椒200克、茴香200克、姜、蔥25克(均裝在布袋裏)、紹興酒250克、糖200克等佐料,用猛火煮沸,翻壹次面,繼續用小火熬煮,使鍋內鹵水保持在95℃左右,燜2 ~ 3小時左右。取出後放入盒中,然後撇去鍋中的油層,將醬汁倒在蹄子上,對折,壓20分鐘;翻轉位置,壓約1小時,然後冷卻成水晶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