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湘蓮的歷史是怎樣的?

湘蓮的歷史是怎樣的?

“湘蓮”壹詞最早見於南朝江淹《芙蓉花賦》:“寫壹枝蒼青嶺興浪,擁湘蓮映朱。迎美人北燕,送其入宮南楚。”賦中不僅用了“湘蓮”二字,還提到了南麓。這是古代對湖南地區的稱謂。可見“湘蓮”在南北朝時已久負盛名,但此時已無其他以地名命名的蓮種記載,可見“湘蓮”的命名早於其他蓮種。

湘蓮何時開始栽培,何時登頂,無從考證。3000多年前,戰國時的楚大夫屈原被流放於湖南元、湘之間時,寫下了許多關於荷花的詩句,如《招魂》:“荷花始,多雜。”《向君》:“在水中蓋壹間房,修壹修,蓋壹蓋。”可見湘蓮在當時已經引起關註,其影響已經滲透到湖南民俗之中。屈博士描述的“少思明”的裝束是:“他穿衣服穿了又穿,忽來忽死。”他自己要“以荷花為衣,以芙蓉為衣。”模仿邵思明的打扮。

2000多年前的《越絕書》中就有記載,申申如芙蓉,生於湖南。考古部門在禮縣九裏發掘的戰國壹號楚墓中發現了蓮藕等器物。在長沙馬王堆1972號漢墓出土的1號漢墓隨葬的果蔬中發現了蓮藕片,出土的竹簡《食譜》中也發現了蓮藕。這些實物為2000多年前湖南盛產蓮藕提供了實物證據。

經過幾十代人的努力,已成為湘潭市的支柱產業,遠銷北京、上海、廣州、香港、歐美等地。因此,湘潭被譽為“蓮城”。據調查,湘潭市湘蓮生產面積5萬多畝,年產量約6000噸,主要分布在湘潭縣花石鎮和中路鋪。去年,截至2004年8月底的數據顯示,湘潭縣34家湘蓮企業共完成湘蓮及其制品貿易總量4.5萬噸,貿易產值5.3億元。湘蓮大而飽滿,白而圓潤,質地細膩,香味鮮甜,具有降血壓、健脾胃、寧心安神、寧肺清心的作用。歷史上稱為“貢蓮”,已種植兩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