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萬(407-466),字萬,南昌人。四代官員,先為豫西主簿曹,後為南海郡知府。明朝八年(464年),南朝宋孝武帝幫助晉安王劉在當陽稱帝,任潯陽鎮都督兼文史,在江州行使軍政大權。當時皇族諸王暴力奪權,孝帝駕崩。在潯陽擁立劉為帝,元年(466)立乙甲國號,封左將軍、右侍中尚書。
黃庭堅,黃庭堅(1045—1105),魯直人,號山谷,號伏翁,洪州(南昌)、汾寧(今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
陳數(946—1004),南昌人。太平興國二年(977),進士宋太宗,在澧州任判官。被召入朝後,升任工部大夫,名門大宅。宋代壹位著名的大臣。
熊(1310—1380),本名任中,南昌人。元代作家。他是當時江南著名的文學家,精通易經。他的《小學入門》、《雅遺》、《周易本義集成》等書,壹時名噪壹時。
魏良輔(1489—1566),南昌市新建縣沙田魏村人,阿明戲曲藝人。
淑芬(1487—1531),明代進賢(今南昌)人,秀才,狀元。
王大元出生在南昌。元代的民間航海家和遊客。王大元在元武宗出生到第四年(1311)。他從小誌向遠大,想以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為榜樣,走遍祖國名山大川,考察風土人情,記錄物產。順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王大元來到南方最大的商埠福建泉州,這裏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他第壹次乘坐商船,駛向大海。歷經數十個國家,橫渡地中海,橫渡紅海,橫渡印度洋,歷時五年。至元三年(1337),王大元第二次出航,回到泉州兩年。王大元博覽群書,沿途做了詳細的記錄,寫了幾百首押韻的古詩。在九年(1349),他編纂了《夷島誌》,這是中國古代航海家親身體驗的開始。王大元回南昌後,改為《島略》出版。《島島史》共分100篇,涉及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史料的真實性和範圍比歷代官方和民間個人所寫更為廣泛,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上航道的歷史地理具有重要價值。許多西方學者研究了這本書,並將其翻譯成多種語言。歐洲人知道這塊大陸是在王大元到達澳大利亞近兩百年後。凱爾·波洛,被西方人稱為東方人。
傅炯(1502—1585),進賢縣人。明鄭德十壹年(1516),嘉靖二年(1523)進士。歷任山東監察、大理寺少年官、刑部尚書。為官清正,是大明壹代名臣。
魏良弼(1492—1575),字師說,新建縣人。明代理學。
朱耷,號八大山人,雪歌,歌山,歌山東基,仁武,梁月,刀郎等。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室江寧王朱權的後代,是第九個孫子。明死後,國家和家庭對他打擊很大,他感到悲傷和憤怒。他裝聾作啞,在門上貼了個大大的啞字,不跟人說話。23歲時,他剪發出家。由於抑郁癥的長期積累,他患上了癲狂,充滿了起伏。清代著名畫家,清初“四僧”之壹,八大山人是他的名字之壹。
陳泓旭(1597—1665),南昌府新建縣人,書生。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藏書家。
程茂君(1900-1957),新建縣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音樂家之壹,中華民國國歌作者!
劉和珍,女,江西南昌人。民國學生運動領袖,“三·壹八”慘案。她在21歲時被殺。4月1日,魯迅先生撰文悼念劉和珍君,稱贊她是壹個“剛毅剛毅,百折不撓”的“真正的勇士”,是壹個為中國而死的青年。
2.南昌城的歷史5萬年前,舊石器時代中晚期,原始先民在南昌繁衍生息。
進入新石器時代的南昌,人類活動更加頻繁,人口增加,生產發達。公元前21世紀,禹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統壹的奴隸制王國——夏朝。當時,南昌的原住民被稱為“三苗”,三苗是後來的古越民族顏地神農的後裔。
在唐、禹、夏、商、周時期,南昌屬於古揚州的版圖。春秋戰國時期,南昌先後是吳越楚的勢力範圍。
戰國時期,南昌先民已經掌握了鐵水、鑄鐵技術和使用耐火材料的先進技術。秦代南昌屬九江郡。
秦朝時,廣泛修建赤道,中國南征北越時,修建了從都城鹹陽經南昌到嶺南,溝通南北的赤道。漢興、高祖劉邦在南昌設張羽郡。縣城面積相當於今天江西全境,約654.38+0.6萬平方公裏,人口3565.438+0.965人,平均每平方公裏2.2人。
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垓下打敗項羽後,派大將關英率兵平定江南“吳、、會稽三縣”。關英平定張羽後,立即設官郡,將南昌郡設為張羽郡的屬國。他以“昌達南疆”和“南方繁榮”的吉祥之意為縣名,自西漢至三國歸晉。500多年來,南昌壹直由張羽縣管轄。
三國時期,南昌屬吳,吳主孫策、孫權先後割據的廬陵、鄱陽、和臨川四縣。自漢代以來,南昌經濟繁榮,水陸交通發達。
東晉時,南昌由江州府和張羽縣管轄。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城市的西北角建起了壹座新城(現在的老城)。隋唐時,張羽縣改為洪州,設有總督府。唐中後期改為都督府、江南西路。
到了唐代,洪州成為江南大都市,尤其是造船、造紙、印刷、紡織、兵器、金銀銅器。洪州窯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它燒制的青瓷以優良的品質遠銷海內外。它也是皇家貢品之壹,是中國歷史上六大名窯之壹。
五代南唐首領李靖,交泰元年(959)升洪州為南昌府,宋二年(961)由建康遷都南昌,李靖死後遷回建康。北宋時南昌還是洪州,洪州已成為中國五大造船基地之壹。市區面積14~16平方公裏,城門16座,為歷史上南昌古城最大的時期。
宋徽宗時期,南昌行政區域2.5萬平方公裏,人口561.730,每平方公裏人口21。南宋孝宗改洪州為龍興府。
南昌元代叫龍興路,後改為龍興路,是中書布政時江西行省的地方。明代南昌先後被稱為洪都府、南昌府。
豫章路建立於民國初年,南昌市建立於1926。1928因環城路施工,古城墻拆除。
3.南昌在古代被稱為張羽和洪都。
南昌,簡稱“洪”或“昌”,古稱、洪都,是江西省的省會。南昌,因“繁華南疆,繁華南國”而得名,是江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交通中心。
南昌是華東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壹,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心城市之壹,鄱陽湖城市群核心城市,國家綜合交通樞紐,新中國航空工業發源地,世界重要的光伏、光電、VR產業基地。
南昌位於江西省中北部,贛江、撫河下遊,鄱陽湖西南岸。南昌自古就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和“三河五湖”之稱。
“控蠻夷,引甌越”之地,是中國唯壹毗鄰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省會中心城市。
南昌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27,南昌八壹起義,中國第壹支獨立領導的人民軍隊在這裏誕生。是著名的革命英雄城市,以軍旗升起的地方而聞名。
這裏曾是中華民國的軍事首都。初唐四傑王波在《王騰亭序》中稱之為“物富民美”之地,南唐時南昌府被稱為“南都”。
擴展數據:
歷史上的南昌大部分時間是由統壹王朝統治的。先秦時期,南昌壹直處於吳楚交界處。春秋時期,南昌屬於吳國。戰國時期,後來占領吳國的越國被楚國所滅後,南昌屬於楚國。
壹段時間後,南昌歸秦漢兩個統壹的朝代管轄。三國時期,南昌屬孫權建立的吳國張羽縣管轄。南北朝時期,南昌依次屬於東晉、宋、齊、梁、陳。
南北朝以後,南昌屬於統壹的隋朝。隋末,全國各地發生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江西也發生了以林為首的農民起義。
並且幾乎占領了整個江西地區,南昌也在其統治之下,後來稱帝,國號楚、太平。因此,在隋朝後期,南昌也屬於林的楚國。
林被唐朝滅亡後,南昌歸屬於統壹的唐朝。唐朝末年,有五代十國。南昌最初屬於楊行密時期的吳國,後來吳國被權臣徐誌摩取代。徐誌摩開始改國號為齊,後來自稱後唐。
於是國名改為唐,史稱南唐,於是南昌又歸南唐。這壹時期,南唐領袖李靖甚至壹度定都南昌,史稱南昌為杜南。
南唐被趙匡胤滅後,南昌屬北宋,靖康之變後,南昌屬南宋。元朝滅宋後,南昌屬於統壹的元朝。元末,此地為陳友諒所占。
因為他登基稱帝,南昌此時在陳友諒歸漢國所有。朱元璋滅陳友諒後,統壹入明朝。清軍入關後,屬南明。南明被滅後,終於歸了大壹統的清朝。
搜狗百科-南昌
4.歷史上南昌有哪些名人,徐儒子,壹生博學,淡泊名利,不離工作,被人們譽為“人傑地靈,人傑地靈的典範”。
相傳,張羽太守陳蕃非常敬重徐誌摩的人品,專門為他設了壹張臥榻。他去了就掛了,別人享受不到。所以,在王波的名作《王騰亭序》中,有壹句不朽名句“人傑地靈,陳蕃為徐孺子榻”,流傳千古,成為佳話。
鄧萬(407-466),字萬,南昌人。四代官員,先為豫西主簿曹,後為南海郡知府。
明朝八年(464年),南朝宋孝武帝幫助晉安王劉在當陽稱帝,任潯陽鎮都督兼文史,在江州行使軍政大權。當時皇族諸王暴力奪權,孝帝駕崩。在潯陽擁立劉為帝,元年(466)立乙甲國號,封左將軍、右侍中尚書。
黃庭堅,黃庭堅(1045—1105),魯直人,號山谷,號伏翁,洪州(南昌)、汾寧(今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創始人。
陳數(946—1004),南昌人。太平興國二年(977),進士宋太宗,在澧州任判官。
被召入朝後,升任工部大夫,名門大宅。宋代壹位著名的大臣。
熊(1310—1380),本名任中,南昌人。元代作家。
他是當時江南著名的文學家,精通易經。他的《小學入門》、《雅遺》、《周易本義集成》等書,壹時名噪壹時。
魏良輔(1489—1566),南昌市新建縣沙田魏村人,阿明戲曲藝人。淑芬(1487—1531),明代進賢(今南昌)人,秀才,狀元。
王大元出生在南昌。元代的民間航海家和遊客。
王大元在元武宗出生到第四年(1311)。他從小誌向遠大,想以司馬遷“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為榜樣,走遍祖國名山大川,考察風土人情,記錄物產。順順元年(1330),年僅20歲的王大元來到南方最大的商埠福建泉州,這裏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他第壹次乘坐商船,駛向大海。歷經數十個國家,橫渡地中海,橫渡紅海,橫渡印度洋,歷時五年。
至元三年(1337),王大元第二次出航,回到泉州兩年。王大元博覽群書,沿途做了詳細的記錄,寫了幾百首押韻的古詩。在九年(1349),他編纂了《夷島誌》,這是中國古代航海家親身體驗的開始。
王大元回南昌後,改為《島略》出版。《島島史》共分100篇,涉及2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史料的真實性和範圍比歷代官方和民間個人所寫更為廣泛,對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上航道的歷史地理具有重要價值。
許多西方學者研究了這本書,並將其翻譯成多種語言。歐洲人知道這塊大陸是在王大元到達澳大利亞近兩百年後。
凱爾·波洛,被西方人稱為東方人。傅炯(1502—1585),進賢縣人。
明鄭德十壹年(1516),嘉靖二年(1523)進士。歷任山東監察、大理寺少年官、刑部尚書。
為官清正,是大明壹代名臣。魏良弼(1492—1575),字師說,新建縣人。
明代理學。朱耷,號八大山人,雪歌,歌山,歌山東基,仁武,梁月,刀郎等。
江西南昌人,是明朝皇室江寧王朱權的後代,是第九個孫子。明死後,國家和家庭對他打擊很大,他感到悲傷和憤怒。他裝聾作啞,在門上貼了個大大的啞字,不跟人說話。
23歲時,他剪發出家。由於抑郁癥的長期積累,他患上了癲狂,充滿了起伏。
清代著名畫家,清初“四僧”之壹,八大山人是他的名字之壹。陳泓旭(1597—1665),南昌府新建縣人,書生。
清代文學家、史學家、藏書家。程茂君(1900-1957),新建縣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音樂家之壹,中華民國國歌作者!劉和珍,女,江西南昌人。
民國學生運動領袖,“三·壹八”慘案。她在21歲時被殺。
4月1日,魯迅先生撰文悼念劉和珍君,稱贊她是壹個“剛毅剛毅,百折不撓”的“真正的勇士”,是壹個為中國而死的青年。
5.南昌的歷史南昌,壹座普通的城市,卻蘊含著不平凡的歷史、文化和風情!
這2200年的歷史,塑造了南昌的金色鄉村,造就了南昌的古風風情,在這片紅色的家園上增添了南昌的獨特魅力。它賦予了南昌“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美譽,成就了南昌。
“雄州霧柱,蔡駿行癡”的壯麗。
早在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就派嬴侯關英領兵到南昌,建南昌城,取名南昌,意為“南方繁榮”。唐宋時期是江南西路,是洪倩的統治之地。這是壹個著名的東南大都市,所以它也被稱為“洪都”。當時南昌也是著名的造船之都。不知有多少載著中國豐富物產的船只,從南昌穿越海上絲綢之路,前往周邊國家?
即使那些滄桑的陰影已經褪去,但依然掩不住歲月的痕跡,忘不了歷史的足跡...在這綠油油的元葉裏,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逸事。
1927、1年8月,正是在南昌打響了武裝反抗* * *反動派的第壹槍,拉開了中國獨立領導革命武裝鬥爭的序幕。譜寫了南昌歷史的新篇章,開創了新時代。南昌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標誌著中國的逐漸成熟,擦亮了新的曙光,點燃了星星之火。是南昌見證了這壹歷史時刻,感受到了耀眼的光輝。
河流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余音繞梁,歷史的芬芳無處不在。矗立在廣場南端的八壹南昌起義紀念塔,直插雲霄,成為南昌革命歷史的豐碑。王騰亭,江南三大名樓之壹,增添了南昌歷史的魅力。隆重描繪了壹幅“秋水共長,天壹色”的動人場景。青雲譜風景名勝區道觀,古木參天,清純典雅,真實記錄了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水墨寫意大師的隱居生活。還有高山峻嶺,瀑布和流動的泉水,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有“小廬山”之稱的梅嶺,還有歷經300多年風雨洗禮、字跡依然清晰可見的洪崖丹井。如今經濟高速發展,各種景觀層出不窮。風味各異、意境各異的景點,為南昌點亮了壹段新的歷史!
南昌就算沒有北京胡同的歷史,也沒有那麽古色古香。南昌即使沒有上海大都市的繁華,也沒有發達城市的熱情豪邁。但是它的特色,它的歷史,壹切都是別處無法比擬的。在這片獨特的風水寶地,我們獨特的歷史情感交融在壹起。
南昌不僅風景優美,而且古跡豐富。而且還凝聚了各路英雄的點點滴滴,真不愧為“英雄城”
深吸壹口氣,瞬間,我感受到了南昌歷史的氣息,品味到了南昌悠久的文化和古老的習俗。
我愛南昌,我愛這座山河之城,我愛這座歷史名城!
6.南昌,簡稱南昌,又名洪城、英雄城,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西省的省會,江西省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長江中遊的重要城市,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現代制造業基地。位於江西中北部,自古有“粵戶閩庭,吳頭楚尾”之稱。
南昌自古就有“三江五湖”之稱。因為有了南昌八壹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 * *反動派的第壹槍,拉開了中國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昌達南疆”和“南繁”。因此得名張羽、洪州、龍興、龍興、鐘靈和宜山。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妳。祝妳有愉快的壹天。
如果妳滿意,請點擊我的答案左下角的“…”。這個點會開,有領養。請采納。謝謝妳。
7.南昌的歷史是怎樣的?江西省省會南昌是中國35個特大城市之壹。自古就有“物之瑰寶,人傑地靈,人傑地靈”的美譽。有著2200多年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昌不僅是生態環境優美的“江南水鄉”,也是“軍旗升起的地方”。這是壹個舉世聞名的英雄城市。多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先進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等稱號。
南昌位於長江中下遊,鄱陽湖西南岸。是唯壹毗鄰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經濟區,承東啟西,縱貫南北的省會城市。京九、浙贛、皖贛鐵路在此交匯,是京九線上唯壹的省會城市。國道105、320、316貫穿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可以到達中國所有主要城市;水通過贛江流入長江,流出東海。從經濟上看,南昌已經成為國際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理想區域。
南昌自然環境優美,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西山,北梅嶺,贛江穿城而過,“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文化底蘊深厚,有多處國家級和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進入新世紀,南昌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圍繞“富民強市”目標,市委、市委* * *全力打造“現代區域性中心城市、現代文明園林英雄城市”兩篇文章,發揮南昌“五大優勢”,牢牢把握開放型經濟發展和市場化改革兩個關鍵,大力實施建設現代制造業重要基地戰略,狠抓工業、農業、第三產業、招商引資、民營經濟五個重點。
8.南昌的古稱是什麽?南昌,簡稱“洪”或“昌”,古稱、洪都、洪城、龍興路、英雄城、、洪州、龍興府。
前202年(漢高祖五年),劉邦派關英領兵平定江南“吳、、會稽三縣”。設立南昌縣為張羽縣的屬國,取“昌達南疆”、“南方繁榮”的吉祥之意作為縣名。該城建於南昌火車站東南約4公裏的皇城寺。城周長10裏,84級臺階,被稱為“關穎城”,創造了南昌城市建設的歷史。
三國時期,這裏是東吳的張羽縣。
晉南朝時,是張羽縣和張羽縣。南昌城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城的西北角建起了新城(現在的老城)。
589年(隋開帝九年),在洪州設巴郡,607年(大業三年),復置郡。
622年(唐武德五年),復為洪州。742年(天寶元年),洪州改為張羽縣。756年(至德元年),唐代宗被禁言,張羽郡改名張鈞郡。758年(甘源元年),又叫洪州。
到了唐代,洪州成為江南大都市,尤其是造船、造紙、印刷、紡織、兵器、金銀銅器。洪州窯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它燒制的青瓷以優良的品質遠銷海內外。它也是皇家貢品之壹,是中國歷史上六大名窯之壹。
五代十國時期,南昌的經濟和戰略地位越來越突出。交泰元年(959年),南唐首領李靖升洪州為南昌府,961年(宋二年),將都城由江寧遷至南昌,國號“南都”。
975年(宋開寶八年),改稱洪州。北宋時期,洪州已成為中國五大造船基地之壹。市區面積14~16平方公裏,城門16座,為歷史上南昌古城最大的時期。
龍興路建於1277(元十四年),1284(元二十壹年)改名龍興路,1362(鄭錚二十二年)建洪都府,次年建南長府。袁稱龍興路,後改為龍興路。是江西包括今天的江西、廣東的省行政公署,是全國最重要的十道之壹。
1370年(明洪武三年),南昌、新建兩縣同城管轄,直至清末。
1914(民國二年)為豫章路。
擴展數據:
南昌始建於公元前202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它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珍貴的人文印記,有著“物之瑰寶,人傑地靈,人傑地靈”的美譽,從古代壹直流傳到現代。
南昌名人輩出,有中國音樂鼻祖淩倫、漢代高適徐如子、晉代治水專家、明末清初寫意大師八大山人()等。朱、、王陽明等名人在南昌留下了傳奇故事和不朽詩篇。
南昌歷史文化遺跡眾多,文化遺址600多處。王騰亭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壹,唐代著名詩人王波曾在此寫下千古名句“落霞與孤獨的齊飛,秋水長天(定義:落霞與孤雁齊飛,秋日的河水與遼闊的天空相連,同是壹種顏色)”。
西山萬壽宮是道教清、明、忠、孝的發源地。金聖鐵塔已經屹立了1100多年,是南昌的“鎮館之寶”。漢代海昏侯墓的考古發現震驚了世界。同時,南昌也是中國人民軍隊和中國改革開放思想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