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北吃牛肉面
臺北的美食說不出三天三夜,我們只是嘗了壹點點~但是牛肉面!!!牛肉面!!!到了臺北就忍不住要吃牛肉面~牛肉面代表了臺北飲食的精髓~
體驗:有名的面館太多了,比如永康街、林動廣場、牛店等。,但要我說,其實街角樓下的小店面,鄰居,騎摩托車的人都會光顧,就已經足夠驚艷了,甚至比壹些有名的面館更值得回味~ ~
我們去的是樓下壹家airbnb房東推薦的“傅宏牛肉面”。
那個味道是我們在臺北吃過最好吃的牛肉面~面絕對手工,沒有機壓,還有辣醬。
大蒜!!!大蒜~ ~ ~沒想到在臺北還能吃到大蒜!!!
去誠品書店買書和文創商品。
誠品,十個去臺灣省,十個不得不提;但是相信我,妳也不會想錯過的。厚實的木地板,靜謐的氛圍,咖啡香壹點點彌漫,書香墨香縈繞四周;各種各樣的書,從文學名著,漫畫雜誌到政治指南,要知道,不卷兩本書真的很不合理!!!
體驗:這裏的文創產品價格貴,但是精品很多。建議妳去逛街~
去西門町參觀“彩虹旗世界”
“彩虹旗”是我自己的名字。大家都知道西門町是臺北的時尚街區,但西門町紅樓壹帶也是臺北著名的同性戀聚集地。各種酒吧、店鋪讓妳體驗滿滿的“彩虹”氣息~
我勇敢地走進了壹家“同性戀商品雜貨店”,裏面的商品真的讓人眼花繚亂。我目不轉睛,被朋友拖出店外。。。咳咳。。。18以下不推薦~
去臺南喝牛肉湯,騎摩托車。
臺南絕對是臺灣省最喜歡的城市,沒有之壹。安靜,安靜,還是安靜;幹凈,幹凈,幹凈;但最重要的是!!!!!!這裏的菜太~好~辣~ ~ ~ ~ ~
住的地方,樓下有個大排檔,早餐讓人哭!!!!油條,豆幹,鱖魚粥。嘿,老板,再來壹碗!!
特意去喝了牛肉湯和香油豬肝湯,當場就想下跪~ ~ ~ ~
路邊攤上的鮮切水果、西紅柿丁、哈密瓜、釋迦牟尼,都感覺內心得到了凈化。
還有,臺南的街道充滿鄉愁,所以租壹輛摩托車(嗯,其實是電瓶車,租摩托車要有駕照~,和當地人壹起開在古建築環繞的街道上,壹起等在紅燈的路口,相視壹笑,太美了~
這兩輛車不是我們的車。沒有臺灣省批準的摩托車駕駛證只能租電動車~這兩個是當地人騎的摩托車。
去清境農場山頂看月亮。
我記得到達清靜農場的那個晚上,我們抱著肚子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在B&B院子裏的秋千上,看著天上的雲朵遮住月亮,慢慢散去。山的輪廓依稀可見,天空近得觸手可及,雲在附近徘徊。
那壹幕給內心帶來了久違的寧靜和滿足~
好想這樣住在那裏~
吃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牛肉面條
夜市
海味
街上排隊的食物
太鐵便當
市場美食
以上與吃有關的六大類,是我去過臺灣省六次之後,每次去臺灣省都要吃的六大類東西。
臺灣省人自不必說,已經把牛肉面文化貫徹到了骨子裏,以至於妳在大街小巷總能看到各種口味和檔次的牛肉面店或者牛肉面攤,雖然質量良莠不齊,價格五花八門。
但我的經驗是,只要不是太粗心,牛肉面至少還是可以吃的。所以壹碗牛肉面是去臺灣省必不可少的,只是口味是否適合妳的問題(當然如果妳不吃牛肉面,上圖是故宮博物院頂樓三希堂餐廳的牛肉面,最起碼適合大眾,不像我國內旅遊景點的菜貴不好吃。
饒河夜市外的這個蔥油餅是我在北臺灣省吃過最好吃的。
這只是廟口夜市人不多的壹幕。
夜市,世界各地都有夜市,但臺灣省的夜市還是值得壹試,但我建議盡量不要去士林夜市,其他夜市都可以試試。個人比較喜歡臺北的饒河、寧夏、南機場夜市,臺中的鐘毅夜市,臺南的花園、大東夜市,基隆的廟口夜市,羅東的羅東夜市,宜蘭的東門夜市。
海鮮,和日本相似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臺灣省海鮮,真的很值得壹試,尤其是厚切的刺身,很值得壹試。另壹個吃海鮮的地方是漁港附近,新鮮,相對便宜。
黃金羊角面包和冰,三峽的排隊食品,很好吃,尤其是天氣熱的時候。!
街上排隊吃的,這個只有提前做作業或者在街上閑逛的時候才會遇到,但是記住臺灣省美食代碼NO1,排隊的人多,而且壹定好吃。以我的經驗來看,排隊的食品店大多不算太大或者只是壹個小攤,但是吃完了會很有紀念意義。
80臺幣臺鐵便當,超大炸排骨。
臺鐵便當便宜實惠就夠了嗎?尤其是在臺灣省要從這裏坐火車到那裏,壹個就夠了。
基隆中川市場排隊送餐——只能選擇外賣送餐。
市集食品,這種分類和排隊食品差不多,只不過這種食品大多藏在市集裏(壹般在市集的二樓,屬於需要自己去發現的(因為就算排隊,外面也看不到,比如臺北的東門市場,基隆的中華船市場等。).這裏的食物完全屬於臺灣省本地人的口味,不會像大店那樣針對遊客口味進行優化。所以,如果妳嘗的是正宗的食物,在市場上是不會錯的。
體驗當地
朱敏素
B&B可以說是臺灣省的另壹張名片。與正規的標準化酒店相比,B&B更人性化,有壹種不壹樣的感覺。總之blabla還挺多的。自己體會壹下。強烈建議留在B&B,尤其是如果妳計劃去臺北和高雄以外的地方。在某些時候,B&B可能是唯壹的選擇。
體驗臺灣省的火車文化,坐火車。
這是我的個人愛好。我是壹個偽火車迷,所以第二次去臺灣省的時候,趁機體驗了臺灣省所有的火車模型,收集了每趟火車的所有車票。
鐵路文藝的代表——依蘭站和邊上的吉米廣場
體驗臺灣省內的支線列車。雖然可能有點擁擠,但是每條鐵路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
這家舊淡水阿蓋店位於壹條上坡的路上。如果不是第壹次我們在淡水小白宮和壹個當地大媽聊天,誰會想到這條巷子裏藏著當地人公認的美味?這離老街很遠。
賣草籽的老奶奶每天都從宜蘭來賣她親手做的草籽。我們買了之後,和附近國父紀念館的幾個工作人員聊了聊。他們說奶奶也不常來。
深入當地人的生活:前面吃飯部分的排隊菜和市場菜,其實也可以算是當地人生活的壹部分。另外,我也建議妳在任何可以接觸到當地人的場合,比如付錢買東西,比如在街邊公園的長椅上休息,盡量和他們交談,抓住時間和機會,這樣妳可能會收獲更多。
滑翔傘:臺灣省的地形決定了這是壹次非常好的滑翔傘體驗。個人認為,只要天氣合適,行程允許,將滑翔傘加入臺灣省名單是非常好的體驗。
溫泉:臺灣省的溫泉種類繁多,突出臺灣省的溫泉真的很重要。臺北周邊的硫磺泉,宜蘭蕉溪的碳酸氫鈉泉,關子嶺的泥泉,綠島的海水溫泉,我覺得這些都是要去體驗的。
泡冷泉:最有名的冷泉在蘇澳,是個不錯的體驗。
參觀寺廟:臺灣省的寺廟或宗教文化營造了各種宗教共存和諧的景象。除了建築,這些寺廟背後的文化也值得壹看,更何況有些寺廟更有效果,比如征婚,所以如果妳有相關需求,不妨壹試。
京通站壹家店的獎牌真多。
紀念獎牌:臺灣省的紀念獎牌文化也是壹大亮點,基本分為兩類,壹類是公共景點提供的,壹類是壹些店家自己提供的。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第二類,種類和款式比較多,更新快,不像公共景點幾十年不換(如果有些印章誇張了,有些地方商家要問壹下才會拿出準備好的印章,需要註意)。
浮潛:去綠島和藍雨,壹定要去浮潛,這比開墾丁強要難得多。
漫無目的地閑逛
其實旅途最大的樂趣不是壹步壹步走來走去,而是隨時遇到驚喜。目前這份名單已經執行得很好,包括:臺北、基隆、頭城、蘇澳、南澳、羅東、膠西、綠野、藍雨等地。比如基隆中華船市好吃的排骨飯,漫無目的的逛來逛去,金龍肉羹和_魏就在邊上。
壹條街道標誌著醫院的門診中心。妳認為裏面會有什麽?
這點小錢能在這條街上吃到好吃的嗎?
拉面,濃郁的海豚骨頭湯,是真的。
也是真正的海鮮湯。
以上兩碗115臺幣還想要什麽?
所以如果妳還沒有決定好妳的行程,我建議妳不妨抽出半天時間在妳現在的城市逛逛,避開那些擁擠的著名景點,去壹些居民區或者任何遠離景點的地方。我想妳會驚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