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與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接觸的人員,必須留在家中,接受隔離居家管理;居家七日隔離是對外國人集中隔離14天後,居家觀察健康的壹種手段。目的是為外部防禦輸入構築有效防線,排除確診病例和潛伏期超過20天的無癥狀感染者。
當居家隔離人員度過病毒最長潛伏期後,即可解除隔離,恢復正常生活,無任何感染跡象。
需要註意的事項
隔離解除後,不代表防禦解除。生活中還是需要個人防護的。與他人接觸時,最好繼續佩戴口罩,並及時消毒物品。
七天健康監測家庭健康監測又稱日常健康監測,是指在主動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可以進行必要的工作和生活出行,重點是對體溫和癥狀的日常監測。
七天居家健康監測是指從外地回來的人需要在家裏做好體溫和癥狀的監測。如果他們必須外出,他們將每七天進行壹次核酸檢測,即第壹天壹次,第七天壹次。只有當他們是消極的,他們才能從家庭隔離中釋放出來。
2 7天居家健康觀察是居家隔離嗎?號碼
綜上,我們可以知道,居家隔離期間不能外出,但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7天健康監護期間原則上可以外出。由此可知,兩者的性質和管理措施不同,所以7天居家健康觀察不是居家隔離。
3 7天居家隔離具體要求1、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不得外出,隔離對象應置於通風良好的單間,拒絕壹切探視。屬地安排專人輪流值班,值班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2、居家隔離觀察者至少保證“壹人壹室”居家隔離,條件允許盡可能“壹人壹戶”居家隔離。
3.居家隔離期間避免家庭成員之間的接觸,隨時保持房門緊閉,不要隨意離開隔離室。當必須離開隔離室時,提前通知其他家屬盡量避開或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先戴醫用外科口罩,再洗手或消毒後離開房間。當口罩變濕、變形或被汙染時,必須立即更換。
4、實行分餐制,飲食在各自的隔離室進行,不共用餐具或其他用品。餐具可用水煮15分鐘或蒸20分鐘消毒。5、杜絕共用牙刷、香煙、餐具、飯菜、飲料、毛巾、浴巾、床單等。
5.在日常接觸中,在清潔和接觸被隔離物體的人體分泌物汙染的表面、衣物或床單之前,戴上壹次性手套和防護服(如塑料圍裙)。接觸物品用後要用洗滌劑和水清洗。在戴手套前和脫下手套後,對雙手進行清潔和消毒。
6.被隔離對象意外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於遮蓋口鼻的材料不應直接丟棄,應集中後由專人消毒。
7.建議使用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消毒劑,並對家庭成員每天經常接觸的物品進行頻繁清潔消毒。每天至少清潔和消毒壹次浴室和廁所表面。
8.洗衣服、床單、浴巾、毛巾等。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隔離物,或用洗衣機和普通家用洗手液清洗,然後將上述物品完全晾幹。將隔離對象使用過的床單放入洗衣袋。不要晃動衣服,避免皮膚和衣服直接接觸。
9.居家隔離觀察期,被隔離對象以休息為主。食物要清淡多樣,保證營養充足。要冷靜,不要擔心也不要害怕。保證充足的睡眠,減少長時間上網和看視頻。
10,做好室內消毒工作,用消毒液清洗桌子、床頭櫃、臥室家具等臺面,被隔離者的床單、被子、衣服等要用60℃至90℃的水浸泡,並徹底晾幹。
11.居家隔離期間,屬地負責妥善安排隔離對象的生活服務,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安排人員將生活用品送到隔離對象家中。
12.居家隔離觀察期內,被隔離對象病情加重,要及時去醫院,全程戴口罩,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傳染他人。如果家屬出現發熱、咳嗽、乏力等癥狀,特別是伴有呼吸困難時,需要及時就診。隔離觀察期滿,未出現上述癥狀的,解除隔離醫學觀察。
13,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要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或手肘衣服捂住口鼻;口鼻分泌物要用紙巾包好,扔進有蓋垃圾桶;隨時保持妳的手幹凈。飯前飯後,咳嗽或打噴嚏後,戴口罩前後,撿垃圾後,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動水洗手。垃圾處理由專人收集,專人運輸,專人處理。
4居家隔離7+7是什麽意思?詳情如下:
居家隔離7+7是指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觀察,即先進行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分別對1、3、7天進行核酸檢測。如果都是陰性,可以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但需要註意的是,隔離期滿後核酸檢測陰性者,需要繼續進行7天居家健康觀察,並在居家健康觀察的第二天和第七天分別進行壹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即可結束居家健康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