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電子版《孩子聽前怎麽講》和《孩子說話前怎麽聽》。

電子版《孩子聽前怎麽講》和《孩子說話前怎麽聽》。

怎麽說孩子就會聽,怎麽聽孩子就會說話。

阿黛爾·費伯伊萊恩·馬茲利什,阿黛爾·費伯,美國

2011/12/20星期二

我已經讀了兩章。按照書上的建議,壹周看壹章左右,但是感覺速度有點慢。每壹章的主題其實都很簡單,就幾個字,但作者基本上都用通俗易懂的話詳細講解了。

第壹章幫助孩子面對自己的感受。

幫助孩子面對自己感受的四種技巧

1,用心聽

2.用“哦……”回應他們的感受“嗯……”和“所以……”

3.告訴他們自己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自己的願望。

第二章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的五個技巧

1.描述妳所看到的或描述問題。

2.技巧

3.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4.說出妳的感受

5.寫壹張便條

第三章替代刑罰的方法

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了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反省的過程。

不要把孩子當成麻煩制造者,而是當成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

替代懲罰的七種技巧:

1,求小朋友幫忙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要攻擊孩子的人格)

3.陳述妳的期望

4.提供選擇

5.告訴孩子如何彌補自己的錯誤。

6.采取行動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當孩子拒絕改過自新時,父母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第壹步:討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第二步:說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第三步:壹起討論,找到大家都認同的解決方案。

第四步:寫下妳所有的想法(沒有任何評論)。

第五步:挑出哪些建議妳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諸行動。

第四章鼓勵孩子自立

父母培養孩子最重要的目標之壹就是幫助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

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體驗各種問題帶來的掙紮,在自己的錯誤中成長。

讓孩子的依賴感降到最低,讓孩子成為壹個有責任心的人。

鼓勵孩子自立的六個技巧

1,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要問太多問題

4.不要急著告訴答案

5.鼓勵孩子好好利用外部資源。

6.不要毀了孩子的希望。

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去想清楚問題。

問太多問題會讓人覺得自己的私生活受到了侵犯,孩子想告訴妳的時候自然會告訴妳。

不要急著說出答案。這樣教育孩子或學生是不對的,也就是說,匆忙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是不好的。但是,有時候我會問妳的想法。但是我發現上課浪費時間有限,有些同學不願意說。對此我該怎麽辦?其實最好用在個別輔導上,只是時間會多壹些。

不善於利用外部資源的父母會是世界上最苦最累的父母,但也許效果並不那麽好。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關鍵是我們有沒有這個想法。還有就是家人的支持程度。主要區別在於和父母的觀念不同。現在壹般都是兩邊養。有時候大人在變,有時候在自己家裏。這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給教育孩子帶來了壹定的困難。

只能協調。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其實我們是在給孩子提供多種解決方案,讓他們自己選擇答案。這也是我不自覺做的事情。就像吃飯壹樣,家長也要制定基本的備選食譜,而不是壹味指責孩子厭食偏食。

多問他們問題,讓他們進壹步思考,是最有幫助的。尋找答案的過程和問題本身壹樣有價值。

更多的時候,孩子現在已經養成了懶得做家務的習慣。現在怎麽改,比如讓孩子自己打掃房間,其實從來沒有要求他們去做,壹方面也是為了節省他的時間。我以前覺得,如果孩子們像我壹樣去農村鍛煉,比如割稻子,摘橘子,拔草,就能鍛煉意誌,好好學習。現在看來,其實生活中的小事,比如整理房間,做自己的事,也是在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今天早上我讓他自己剝雞蛋吃。其實我覺得這樣還是好的,在家也不錯。

孩子興趣愛好太多,導致加班做某件事,比如排便、睡覺等。總的來說,這些問題應該和孩子壹起解決。

現在壹個孩子的口頭禪就是我就是這樣的人,我不在乎。這種角色定位也需要我們去改變而不是強化。

第五章學會欣賞孩子

在家裏得到賞識的孩子更願意給自己定更高的目標。

欣賞需要謹慎,善意的欣賞有時會導致意想不到的拒絕。

父母的壹個重要職責就是學會及時表揚孩子做了正確的事情。

欣賞孩子的三項技能:

1,描述壹下妳看到的。

2.描述妳的感受

3.用壹個詞概括孩子值得稱贊的行為。

第六章把孩子從他們的角色中解放出來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做真實的自己比做“媽媽的好女兒”更重要

永遠不要低估妳的話對孩子壹生的影響。

讓孩子從角色中解脫出來的六個技巧:

1,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壹個全新的自己。

2.創造機會讓孩子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

3.讓孩子無意中聽到妳對他的正面評價。

4.以身作則

5.記住孩子們的特殊時刻。

6.當孩子再次以原來的方式行動時,表達妳的感受和期望。

對待同壹個孩子,妳們的指導思想不同,造成完全不同的教育效果。

第七章融會貫通

要改變孩子,需要用到所有的技巧。

這壹切是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