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海邊的晉江,很多小吃都來自大海,因此重海味成了晉江名吃的壹大特色。在新編《晉江市誌.風俗誌》中所列舉的頗具地方特色的菜譜有:桂花蟹肉、珍珠蠔煎、通心河鰻、油焗紅蟳、八珍芋泥、五香雞卷、糖醋荔肉、湯煮魚丸、清蒸鱸魚、快炒紅蝦、歸燉烏雞、八寶香飯、虎咬荽草、四果甜湯等;名土特產食品有:石獅甜餜、安海捆蹄、深滬水丸、東石蠔煎、衙口花生、安海食珍糕(也名吉紅糕)、源和堂蜜餞、石湖紅膏蟳、龍湖金邊鱉、靈水菜脯、五鄉米、陳埭泥蟶、西濱禮餅等;地方小吃有菜餜、蠔(食字旁加追)、田螺肉碗糕、米丸、花生卷、肉粽、蠔煎、花生湯、面線糊、米糍、魚丸、鹹餡芋圓、炸薯棗、土筍凍等。菜在烹調技法上有炒、煮、燉、蒸、燜、煎、鹵、炸等,口味壹般是以清淡酸甜為主,這從上面所列舉的晉江名吃食譜的名稱上,也可以直接看出來。如炒紅蝦、煮魚丸、燉烏雞、蒸鱸魚、焗紅蟳、煎蠔煎(“煎”字在前者為動詞,在後者與蠔合稱為名詞)、炸薯棗等,以及鱸魚清蒸、四果湯純甜、荔肉則味兼酸甜等。
下面介紹 晉江的土特產,供讀者品嘗。
深滬魚丸
深滬魚丸是晉江的傳統名點。其形狀有圓、塊狀或魚形。它具有色澤雪白晶亮、下鍋膨脹力強、質地柔軟、入口鮮美細膩等特點,系選用鰻魚、馬加魚等上等魚肉剁碎搗爛,與地瓜粉壹起攪合制成。來泉的遊客,無不對之嘖嘖稱贊。
土筍凍
土筍是壹種環節動物,它的學名叫“星蟲”。多產於晉江金井、石和安海等沿江海壹帶比較堅實的灘塗中。別看它的身長不過三五厘米,卻五臟俱全。它的全身都可以食用,經過精細加工熬煮,身上的膠質溶化入開水中,冷卻後就成凍了。其色澤灰白,晶瑩透明,鮮嫩清脆,質地柔韌,富有彈性,以多味佐料配吃,為冷盤之佳品。
衙口花生
泉州傳統土特產。因產於晉江衙口,故名。選取種植於沙質土壤中的“小琉球”花生品種,洗凈加入少量食鹽(嚴格掌握下鹽量),用旺火猛煮,時間短,熟得快,出油量少,曬幹後密封存放,成為“白曬花生”。衙口花生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銷量壹直不減,是出口的重要土產品。
安海食珍糕
原由晉江安海“食珍錁欽店”所產,幫稱食珍糕,通稱吉紅糕。系閩南名產之壹,入口鮮爽,質美味香,是最理想的送禮佳品。吉紅糕俗稱“新娘糖”。吉紅,顧名思義,就是祝願有情人終成眷屬,愛情永固,白頭偕老。吉紅糕的原料簡單,糯米、白糖、金桔即可。嫩、甜、香,富有彈性,食後有金桔甘味呃逆,為配茶之佳品。吉紅糕不僅僅表達了忠貞的愛情,而且它飄洋過海,成為閩南幾千萬旅居僑胞睹物思親的甜果佳肴。
靈水菜脯
晉江傳統食品。因產於安海靈水,故名。以白蘿蔔作原料,切成塊狀或條狀,曬幹,放入陶缸裏,加適量食鹽和紅土,密封儲存三四個月即可食用。相傳明萬歷年間(1573-1620年),鄉人吳淳夫入朝為官,將“靈水菜脯”帶至朝內分送同僚,獲得好評,後進獻皇帝,又博得皇帝嘉許,欽定為免稅食品,銷行各地。三百多年來產量日增,成為人們佐餐之佳肴。
田螺肉碗糕
這是晉江沒海壹帶的風味小吃,取上等白米,將大米浸水2小時左右,淘洗幹凈撈起,放到石磨上磨成米漿,放進糖、酵母、香精,攪拌均勻,靜置1小時。用勺子將米漿舀入小茶杯中(八分杯為準),放入蒸籠,旺火蒸25分鐘即成。取出待冷卻後用小刀沿茶杯邊插入,轉壹圈挑出。這種碗糕不同於泉州其它地方的雙發碗糕,它氣孔細密,底部圓滑光亮,頗似琉璃燈泡,幫亦稱“琉璃謳碗糕”。而吃起來既軟潤又有彈性和脆感,還夾有壹種吃田螺的獨特口感,因此稱之為田螺肉碗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