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怎麽把肉打成漿

怎麽把肉打成漿

1.把繳好的肉沫如何打成漿

肉漿的做法很多,壹般來說可以是純肉漿的,也可以在肉醬裏加壹些蔬菜等。

先說幾個簡單的。

食材用料:

胡蘿蔔適量、糖、鹽巴、味精適量、幹蔥適量、青紅椒適量、豬五花(看情況做多做少)、豆瓣醬適量、蠔油適量、香菇適量

菜譜做法:

1.把所有的材料都切丁

2.油要多放,把肉放入炒幹

3.陸續放入幹蔥,青紅椒,胡蘿蔔,香菇,加入蠔油,再加豆瓣醬

4.加入少量的糖,鹽巴,味精。要試試鹹度

二種:

主料:五花肉500克、黃醬2大勺

輔料:水4大勺、澱粉1小勺

做法:

1.五花肉洗凈擦幹水份,切成小丁

2.把生粉,溫水,黃醬放碗裏攪勻備用

3.鍋燒熱下五花肉幹炒至焦黃出油,瀝去油

4.備好的料汁倒入鍋內翻炒均勻至湯汁濃稠即可!

2.怎麽漿肉

漿肉絲與漿肉片的方法相同。

在此,只舉肉絲的如下漿法:主料:豬肉絲250克。調料: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蔥2克,姜2克,胡椒面0.5克,雞蛋清1個,澱粉2克,香油3克,油50克。

(炒菜時用油)上漿法壹:(此為炒前上漿法)在豬肉絲中放入鹽1克、澱粉2克、料酒2克、雞蛋清1個,將肉絲上漿,攪拌均勻。上漿法二:(此為炒後上漿法)在炒前上漿後,又在將肉絲炒至八成熟後,再度上漿。

蔥、姜切成絲,放入碗中,加鹽、料酒、味精、胡椒面及約5克的水調配成碗汁。在將肉絲炒至八成熟後,將碗汁倒入,迅速翻炒,使之均勻,至肉成熟後,淋入少許香油。

即可裝盤。這種方法,是炒菜後將肉又上漿。

同理,炒肉片,也是如此分為二種上漿法。

3.把繳好的肉沫如何打成漿

肉漿的做法很多,壹般來說可以是純肉漿的,也可以在肉醬裏加壹些蔬菜等。

先說幾個簡單的。食材用料:胡蘿蔔適量、糖、鹽巴、味精適量、幹蔥適量、青紅椒適量、豬五花(看情況做多做少)、豆瓣醬適量、蠔油適量、香菇適量菜譜做法:1.把所有的材料都切丁2.油要多放,把肉放入炒幹3.陸續放入幹蔥,青紅椒,胡蘿蔔,香菇,加入蠔油,再加豆瓣醬4.加入少量的糖,鹽巴,味精。

要試試鹹度二種:主料:五花肉500克、黃醬2大勺輔料:水4大勺、澱粉1小勺做法:1.五花肉洗凈擦幹水份,切成小丁2.把生粉,溫水,黃醬放碗裏攪勻備用3.鍋燒熱下五花肉幹炒至焦黃出油,瀝去油4.備好的料汁倒入鍋內翻炒均勻至湯汁濃稠即可。

4.肉片怎樣上漿更好

1、清洗

目的:祛除肉類表面的雜質,有腥味的食材如牛肉、羊肉等,用清水浸泡幾分鐘可以祛除肉類的腥味。

2、加味

目的:放入食鹽後,用手抓肉丁會感到肉質開始發粘,這是因為鹽有很強的滲壓性和透濕性,使肉類的膠原蛋白質發生改變開始變性。加食鹽的時候要註意,鹽的量要加足,保證食鹽的滲壓性和透濕性達到最強。加鹽的同時可以放入其他調味料比如胡椒粉、五香粉、花椒粉、醬油等,這些調料中同樣含有食鹽的成分,調味料的選擇要根據自己的喜好與食材而定。

3、加水潤劑

目的:水潤劑如清水、料酒、花椒水、生姜汁、蔥汁、蒜泥汁等。這些水性物質因為含有水分也都有極強的滲壓性,可以使肉類吸收足夠的水分,從而達到肉質鮮嫩的目的,同時,還可以祛除肉類的腥味,給肉增香。尤其是生姜中含有蛋白質水解酶 ,可以將肉類中的膠原蛋白水解成柔軟的明膠。

4、加雞蛋液

雞蛋液漿分為全蛋漿、蛋清漿、蛋黃漿,具體要用到哪壹種漿要根據肉的材料與做法來決定。全蛋漿多用於醬爆菜,適用於給肉上色的菜肴也就是炒菜的過程中要加壹些增色調味品如生抽、老抽、各式醬汁;蛋清漿多用於做滑炒菜,色澤潔白的食材如魚片、蝦仁、滑炒雞丁等;蛋黃漿與全蛋漿基本類似,加入蛋黃漿可以使肉類呈現金黃的色澤。具體的用量根據食材的多少來控制,壹般500克的肉類50克的蛋液,以此標準來推斷自己需要的量就可以。

5、加生粉

生粉具有堿性,肉類在堿性的環境裏,可以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松弛,水分的保持力將增強,從而達到鎖住肉類水分的目的。但要註意的是生粉的用量不要過量,只要用手抓壹把肉捏擠的時候,沒有汁水從指縫間流出就好。加生粉的時候最好分次加入,每壹次都要攪拌均勻。

6、加食用油

加食用油也是為了更好地鎖住水分,肉類被油脂包裹形成壹種保護膜,入油鍋的時候可以防止肉的營養與水分流失;同時,也可以避免肉類入油鍋的時候,油花四濺。

整個上漿過程壹氣呵成。上好漿的肉要靜置10分鐘左右再使用,因為在放置的時間內漿液與原料能更充分地結合,使原料更好的吸收水分,這樣肉入油鍋中,就不會有油花四濺的現象,也不會出現脫漿,更不宜粘鍋底。

5.怎麽漿肉阿

先要買壹條30cm左右長、8cm左右寬的夾心肉,然後放在上等的老抽裏浸2個晚上,妳可在醬油裏放入適量的花椒粒(但不宜多),然後在肉的壹邊串根幹凈的白色線繩(類似尼龍繩的不可用),然後把肉吊在無陽光照射的低溫通風口吹幹,估計妳到過年的時候就可以吃了。但北方人家裏都有暖氣,而且室外又容易結冰所以很不適宜做。 不知道樓主是哪裏人.反正在成都各大商場都可以買到現成的醬肉調料.壹般壹袋調料可以腌6斤左右的肉.但我想這這調料在全國各大城市都應買到。做法如下: 1、買6斤肉(帶皮的肥瘦相間的最好) 2、壹包醬料加上2錢左右的胡椒粉(即壹兩的胡椒粉放四分之壹)和四兩左右的糖(註意,是按6斤肉,壹包料的量來計算的)。放在盆子裏和均勻。加了糖才不會太鹹。 3、將和好的醬,均勻地抹在肉的表面。放在盆子裏腌制。壹般腌制5天時間,註意,每天都要翻壹下,使其味道均勻。 4、腌制5天後,將肉穿上繩子,掛在通風處。待肉被吹至8成幹時(太幹的話,會太鹹),醬肉就做好了。

麻煩采納,謝謝!

6.怎樣才能漿出好的 肉

菜肴名稱: 家制醬肉

原料: 方肋肉1千克

調料: 食鹽50克 白糖75克 紅米15克 黃酒25克 紅醬油25克 蔥姜少許 花椒、茴香、桂皮適量

烹飪方法:

1.選料:取肋條方肉壹塊,刮盡毛汙,洗後瀝幹,用刀尖等距離戳成排洞。

2.制作:花椒和鹽炒香。將炒鹽均勻地撒在肉面上,用手揉擦至鹽粒溶化後,再擦皮面。腌制4~5天,取出漂洗幹凈,在水中浸1天,除去鹹味。然後將肉塊置於砂鍋中,加水超過肉面,加入部分蔥、姜,燒煮近沸時,撇去浮沫,至湯沸後,再用小火燜至七成酥撈出,趁熱抽去肋骨。再入鍋加湯1碗及用布袋紮好的香料、蔥、姜、紅米等放入鍋底,加白糖、紅醬油的黃酒,試味後煮沸,改用小火燜酥撈出。原汁熬濃後澆在切成小塊的肉面上便可食用。

菜肴特點: 醬紫色、有光澤、肉香嫩、帶甜味。

菜肴名稱: 蘇州五香醬肉

原料: 原料肉100千克

調料: 醬油3千克 紹興酒3千克 精鹽6~7千克 桔皮150克 八角茴香200克 蔥2千克 生姜200克 白砂糖1千克 硝酸鈉50克

烹飪方法:

蘇州五香醬肉亦稱蘇州臘肉,歷史悠久,在北宋時期就已生產,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1981年被評為商業部優質產品。

1.取塊:采用皮薄肉嫩,肥膘不超過2厘米,帶皮的肋部肉為原料。先刮凈皮毛,清除血汙,割去奶頭,切成每塊10*16厘米,重0.8千克的長方塊,並在每塊上劃成8~12條刀口,以便吸收鹽分。

2.腌制:將鹽和硝的水溶液撒在肉塊上,並在肉塊表面擦鹽,然後置於木桶中,經5~6小時後再放入鹽鹵缸中腌制。腌制時間視環境氣溫而定。室溫20℃腌制12小時可,若30℃以上只需4~5小時,冬季氣溫低,腌制作1~2天才能腌透。

3.醬制:腌好的肉坯瀝幹鹵水。鍋內先燒開水,再投入香料、輔料,然後將肉坯下鍋,旺火煮制,加入紹酒、醬油後,再改小火燜2小時,待皮色呈麥稈黃色時,在出鍋前30分鐘加入糖。出鍋時逐塊擺在盤裏,皮朝上,趁熱將肋骨拔出,保持形狀美觀,冷卻後即為成品。

菜肴特點: 皮色金黃,瘦肉略紅,肥膘潔白,肥而不膩,鮮美醇香。

醬肉

原料:五花肉2500克,精鹽、醬油,糖色、大蔥、鮮姜各適量,藥料袋(花椒、大料、沙仁、豆蔻、桂皮、草果、甘草)1個。

制法:1、蔥切成段;姜切成片;將五花肉切成四大塊,放入清水內泡4小時,再用開水燙壹下,撈出刮凈毛和汙穢。2、鍋內放入清水燒開,下入肉塊用旺火煮,湯沸後撇去浮沫,煮至八成熟時撈出,將湯盛至盆內。3、用鐵箅子墊在鍋底,將肉緊擺在鍋的四周,中間留壹空心,倒入原湯,加入鹽、醬油、蔥、姜和藥料袋,用慢火煮,待湯汁稍粘時,放入糖色煮。肉熟時,用鐵鉤取出放在盤上,肉皮朝下,刷上湯汁,涼後即為成品。

特點:味成香,肉松爛,呈金紅色。

醬肉做法如下:

1--選豬條肉適量,不要太厚,那樣會很難入味,洗凈,備用。

2--花椒、茴香、桂皮、幹辣椒適量,與醬油(老抽)、味精、糖混合放到鍋中煮至沸騰後用小火熬壹段時間,其目的是讓香料的味道充分釋放出來。

3--等上述醬料冷卻後,將豬肉浸泡在裏面,等上2天

4--兩天後將豬肉撈出轉移到通風處晾。

5--等豬肉被風幹脫水後就可以放到蒸鍋上蒸了。

6--蒸熟後切片裝盤不需任何其他配料。

醬料可重復使用,做菜的時候也可以用。盡量做到不浪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