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周恩來總理視察廣東新會縣。他日夜努力工作。時任該縣縣委書記的當事人向敏看到後,感到非常遺憾。在周總理離開新會的前夕,他悄悄地安排了壹個宴會為總理送行。宴會場地安排在縣委大院的壹個小房間裏;壹個廚子就是縣委廚房裏的廚子,沒有酒也沒有菜,只有瓜菜。盡管如此,在吃喝結束時,周總理還是語重心長地說:“向敏同誌,我知道妳壹月掙了多少錢。如果妳吃不起這樣的飯,那就讓我來付吧。我請客!”周總理當即示意他的秘書把300元人民幣交給縣委的司務長。
周總理是(迄今為止)唯壹壹個以普通乘客的身份坐過普通公交車的人。
1966邢臺發生6.8級地震。第二天他趕到了現場。下飛機時,他難過得幾乎要哭了。在視察臨時醫院時,總理堅持與100多人交談(134?)臨走前壹壹握手安慰。
在壹張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總理是站著的,他周圍的人大多坐著。首相既沒穿外套也沒戴帽子。為了不讓群眾感冒,他叫大家背風,自己逆風說話。臨時換個位置,沒有講臺,放上兩個給災區送食物的木箱,讓總理站起來。
總理這樣對壹個老人說:“我是妳兒子!”
總理從壹個普通農婦手裏接過壹碗生水,說了聲謝謝,喝了壹口。這時,他身邊的保健醫生看到,瓷碗邊上有未洗的玉米粉,碗邊上有很多破碎的缺口。當時災區各種疾病流行,他堅持吃老百姓吃的飯——窩窩頭、面糊。我們的總理,觀察細致,關註每壹個細節。
在1949的開國大典上,攝影記者侯波記得,在拍攝閱兵照片時,周恩來正好站在侯波面前,他過來拉住侯波的裙子,但他壹直告訴她不要緊張,要小心。很多人都看過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但很少有人知道,有這樣壹個情節,侯波永遠不會忘記?
1972尼克松訪華。壹天雪下得很大,他打算去遊覽八達嶺長城。在路上,他註意到幾十公裏的山路都被雪覆蓋了。第壹天下雪的時候,陪尼克松看演出的總理出來安排人力清掃。我們的總理在日常生活的每個方面都嚴格遵守法律。
妳不知道的周恩來總理。
作為壹個孝子,母親去世時,總理親自回家吊唁,並在報紙上刊登啟事。但在1965年春天,他把拆除淮安郊區閘北所有祖墳的“任務”告訴了侄子,棺材就地沈下,墳墓交給生產隊耕種。事後,他還送了70元錢作為平墳工資和青苗補償。
從內衣、背心、汗衫到外衣、褲子、鞋子、襪子、手表、睡衣、手帕、牙刷等等,應有盡有。總理的都是中國的國貨,都是市場價。總理去世後,身邊的工作人員通過“* * *回憶,向全國人民保證。”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首相都沒有占政府壹分錢的便宜。
有多少人知道周總理從1949開始只加了五次衣服,總數還不到10!只有壹件睡衣。有多少人在給他洗衣服的時候流淚?工作上,總理也用工作袖!
總理住的中南海西花廳平房,陳舊破舊,卻以國家還窮為由,堅持不允許翻修。有記者來采訪時,正下著雨,看到書記拿著壹個舊臉盆在漏水處接水。壹個國家的總理竟然住在這樣的地方,真是難以置信。
總理很多年只能睡四個小時或者更少,到時間了壹定要叫醒他。為了叫醒他,有時候,身邊的隨從居然要把總理從床上弄起來,走幾圈才能醒過來!很多時候,他甚至睡不著覺。萬隆會議開了7天,他只睡了13個小時!在去世前的最後幾天,他大部分時間都處於昏迷狀態。是的,讓他好好睡壹覺。他這輩子真的睡得太少了,但是他不能保持清醒!
他心裏總是有別人,從來不考慮自己!
在他病重的時候,他仍然堅持工作,這真的是不可能的。他道歉說,我真的堅持不下去了。請讓我休息十分鐘。然後就暈過去了。
10月7日晚1976 11,病榻上的周恩來從昏迷中醒來,認出了醫生。他說,我在這裏無事可做。妳最好照顧其他生病的同誌,他們更需要妳。這是他死前說的最後壹句話!
總理逝世後的第二天,聯合國總部降半旗,但其他所有會員國的國旗沒有升起。這在聯合國是前所未有的(此後,聯合國降半旗)。有些國家問:“當我們國家的元首去世時,聯合國的旗幟仍然升起。中國第二任元首去世,聯合國不僅降半旗,還收起了其他國家的國旗。為什麽?”時任聯合國秘書長的瓦爾德海姆說:“我來回答妳,這是來悼念周恩來的!聯合國的旗幟將降半旗,這是我的決定。原因有二。首先,中國有數不清的寶藏,但她的總理周恩來在國際銀行裏沒有錢。第二,中國有十億人口,但她的總理周恩來沒有孩子!如果妳們任何壹位國家元首能做到其中壹條,他去世時,聯合國總部也可以為他降半旗。”
古代偉人
孔子:世世代代的楷模
秦始皇:千古第壹帝
韓雄主:漢武帝
造紙創始人:蔡倫。
建立中國的疆域:康熙
壹個家族的歷史學家:司馬遷
蘇軾:兩首獨特的詩
藥物整合:李時珍
七下西洋:鄭和
中國醫聖:張仲景
古典小說大師:曹雪芹
白石軍事家之師孫武
總科學家:祖沖之。
創造壹部通史供參考:司馬光
現代偉人
編號2004-1。牛玉茹:勤奮敬業,被譽為新時期黨員的榜樣。
主要故事牛玉茹生前擔任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委書記,2004年8月因病去世。2003年非典期間,牛玉茹吃住在辦公室,抓緊時間建成了占地500畝、480個病房、800張床位的非典治療中心,為呼和浩特市控制非典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向人民群眾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這個獎是牛玉茹給的,他像壹頭心甘情願的牛,在路上載著草原人的幸福,這是他的給養,也是他的方向。人生跌宕起伏,有得有失,他自覺地遵循著“微臣之卑,不敢忘憂國”的祖訓。作為壹個官員,他給我們留下了燃燒的激情,讓精神穿越時代。他敬畏活著的人;他讓天空成為鷹的故鄉!
2004-2號。劉翔:雅典奧運會上,壹個以風壹樣的速度向世界展示中國,改寫中國田徑歷史的運動員。
相信全中國人民都忘不了劉翔在雅典奧運會上帶給我們的驚喜:他以12秒91的成績平了英國名將科林·傑克遜保持的世界紀錄。這枚金牌是中國男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獲得的第壹枚田徑金牌,書寫了中國田徑的新歷史!“誰說我們中國人做不到?我要向所有人證明,我是奧運冠軍!”“追風少年”的英雄氣概感動了全中國的每壹個人。
頒獎詞12秒91,他實現了壹次偉大的飛躍,100年的紀錄已經成為他身後的歷史,十重欄桿對東方人來說也不再是障礙,因為中國有劉翔,亞洲有劉翔!這個壹陣風的年輕人,不斷超越,永不放棄,代表著壹個加速的民族。穿著國旗,他在世界面前跳躍。
2004-3號。任長霞:破數年大案,以義體鎮壓邪惡“女神警察”。
故事主線:“我認為警察是我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執著於我執著的追求,這是值得的!”2004年,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長任長霞的事跡,讓人們看到了另壹種境界,感受到了另壹種情懷,領略到了壹種真正的博大。在登封短短幾年間,剛毅的女公安局長帶領幹警破獲了壹批積案多年的案件。她在崗位上保護人民的福祉。
她是中原的又壹個巾幗英雄。掃黑除惡,除暴安良,她鐵面無私;噓寒問暖,扶貧濟困,她的內心充滿了變化。十裏長街,白花花勝雪,捧著雲,那是流淌在人民心中的豐碑!弱女子之所以能贏得人民的愛戴,是因為她內心對人民有著最真摯的敬意!
第2004-4期。明:臥底緝毒,重拳打擊毒品犯罪的緝毒英雄。
故事主線是他是公安機關禁毒戰線上立下赫赫戰功的楷模。十年來,親自偵破和指揮偵破販毒案件140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00余名,繳獲海洛因等毒品3500余公斤。外國毒梟對明恨之入骨,組織了壹次暗殺行動,然後懸賞500萬元買他的人頭。毒販還在晚上向他家投擲自制汽油燃燒彈。
獲獎感言尖上的舞蹈令人嘆為觀止,因為這是壹部鐵血交響曲。明·鄭彬是壹個在刀尖上跳舞的人。在毒販面前,他害怕,無力購買,難以失敗。毒販在他的指揮之下,他走不了,躲不了,逃不了。因為他和他的戰友,我們才能享受陽光。
第2004-5期。袁隆平:壹生與水稻為伴的科學家,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2004年4月2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被授予2004年度沃爾夫農業獎。同年5438年6月+10月,袁隆平在美國舉行的世界糧食獎國際研討會上被授予“世界糧食獎”,這是世界上農業方面的最高榮譽。袁隆平在壹個世紀內將水稻產量提高了兩倍,養活了數千萬人。
他是壹個真正的耕耘者。當他是鄉村教師的時候,他有顛覆世界權威的勇氣;當他名揚天下的時候,他還是只把目光放在了田疇身上。淡泊名利,壹個農民傳播智慧,收獲財富。他壹生的夢想是讓每個人都遠離饑餓。我喜歡看稻田的波浪,尤其是浪漫的袁隆平!
2004-6年度:徐本禹:壹位甘於吃苦,在貴州神山小學支教的青年誌願者。
22歲的大學畢業生徐本禹在貴州的壹個貧困山村教書。他的慈善行為受到廣泛贊揚,並激勵了許多誌願者。與基層官員的壹次交談改變了徐本禹長期以來的想法,即誌願者不僅應該教書,還應該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他希望利用自己的“品牌效應”吸引當地投資,幫助自己脫貧致富。現在,來自13國家的熱心人士通過網絡了解了徐本禹的支教事跡,並為貴州小學的貧困學生募捐。
如果眼淚是壹種財富,徐本禹就是壹個富人。在過去的壹年裏,他讓我們淚流滿面。他從繁華的都市走進大山深處,扛起倒下的教室,扛起貧窮和孤獨,扛起不屬於他的責任。也許壹個人的力量無法讓孩子的眼裏充滿陽光、愛和期待。徐本禹點燃了火炬,刺痛了我們的眼睛。
第2004-7期。田:捐賢救母,孝敬天下孝子。
2004年9月30日,上海中山醫院進行了壹場非常特殊的手術:山東男子田將自己的壹個腎臟移植給了患有尿毒癥的母親。為了讓母親順利完成手術,田還精心設計了壹個“騙局”。老母親還不知道,捐腎的“好人”是自己的兒子。
獲獎感言“可是寸草有多少愛,妳得到了三次春暉嗎?”這是壹個被質疑了幾千年的問題。壹個兒子在2004年用身體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壹部分交還給了垂危的母親。在溫暖的謊言中,母親的生命或許依然脆弱,但孝子的真誠堅如磐石。田,讓天下所有的母親得到安慰。
2004-8號。梁萬俊:在危急關頭沈著冷靜,創造了飛行奇跡的空軍試飛員。
主要故事2004年7月1日,某新型飛機正在進行試飛。當飛機上升到12000米,距離外場70公裏時,突然燃油泄漏,發動機停在空中!試飛員梁萬俊憑借高超的飛行技術,果斷采用空中滑行方式返場,最終成功迫降,創造了國內外航空史上成功迫降的奇跡。
鷹是天空中最熟練的飛行員,但他比鷹有更好的飛行技巧。萬米高空,幾起風險發生時,他沈著冷靜,瞬間的選擇註定了飛行如彩虹般輝煌。生死八分,厲害了。他創造了壹個奇跡!為妳驕傲!中國軍人,鋼鐵就是這樣煉成的。
第2004-9期。孫必幹:受命在戰火紛飛的伊拉克解救中國人質的外交官。
主要故事2003年5月,美國對伊拉克的主要戰爭結束後,中國決定派遣壹個重開小組到伊拉克工作。已經退休半年的孫必幹大使奉命開赴伊拉克,那裏艱苦且戰火紛飛。在壹年多的時間裏,他帶領重開小組經受住了戰爭、治安混亂和貧鈾彈汙染的嚴峻考驗,積極開展工作,並與伊拉克政府建立了聯系。2004年4月,7名伊拉克勞工在中國被綁架。在孫必幹大使的指揮下,開館小組多方營救,終於使綁匪在23小時後釋放了中國人質。自私自利,國家生死存亡,幸避之。在國家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這是新壹代外交官的寫照。
頒獎詞六十歲的他瀕臨死亡,他遠離家鄉只為續寫使命的傳奇。為了實現和平,他遊走於戰爭之間,為了拯救生命,他在死亡的邊緣斡旋。“自私自利,國家生死存亡,幸災樂禍,避之不及。”2004年,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跑,前方就是他的使命。他的身後是讓他驕傲的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