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書上看到XXX之類的名人年輕的時候生活很苦,平時只能吃豆腐菜之類的。看完之後感觸良多。要知道,小時候豆腐對我來說就是奢侈品。我清楚地記得,有壹次,我不知道從哪裏得到了壹枚兩分錢的硬幣。正好村裏有個挨家挨戶賣豆腐的,我就用兩毛錢買了壹小塊豆腐,藏在僻靜的地方美美地吃了壹頓。乳白色的色澤,柔軟的質地,香濃的豆香味,雖然沒有任何調料,但依然令人難以忘懷。我現在吃了多少好吃的菜?我沒什麽印象。
還有就是中秋節吃月餅。壹家七口人,壹個燒餅大小的圓月餅,切成七份,每份都有壹個小頁。因為小,因為小,因為難忍,因為難得,當時有壹種獨特的吃月餅的方法:用牙齒壹次“磨”壹點,然後在嘴裏停留很久,不忍心就趕緊咽下去。像這樣的小月牙月餅,要吃很久。把那當成“享受”和“美食”吧!
肉呢?肉?壹般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只有過年的時候,或者走親戚的時候,可以吃壹點。小時候最盼春節,最喜歡走親戚。是因為走了過年親戚能吃得更好,甚至可能吃到令人垂涎的“肉”。坐在壹張大桌子前(這裏俗稱吃酒席),孩子們手裏早就準備好了筷子,盯著那盤條紋肉,就等著大人說“吃”了。說時遲那時快,看誰的筷子夾得準。瞬間,盤中的壹條條肉已經完全見底。走親戚回來的路上,還炫耀了壹下壹下子抓到兩塊的洋洋得意的樣子!那份活潑!歡呼雀躍-
春節期間吃餃子是必要的。讓我們看看是什麽餃子餡。在小床上插壹大盆白蘿蔔絲,這是主要原料。將壹塊帶皮、肥肉厚的豬肉在火鍋底部摩擦幾下,算是放油。次要原料是“肉”:是精煉油殘渣。像這樣在鍋裏翻幾次,餃子餡就成了。都說肉不是肉,油不是油。這餃子我能吃幾碗?過年吃的包子比較好,白面皮包著,裏面是粗糧。肉丸,說是肉丸,其實都是豬骨頭或者雞骨頭。那麽,挑出來的肉呢?很珍貴。讓親戚吃。輪不到他們!
所以,壹年後,妳就不吃肉了?吃吧。什麽時候可以吃?很多機會。比如有人殺了壹頭豬,煮肉會等著給妳壹根骨頭。我記得有壹次在鄰居的院子裏啃骨頭。沒想到壹只可惡兇猛的狗和我分享。那時候他又小又矮,狗可以毫不費力地啃我手裏的骨頭。當時沒想那麽多,就踢了狗壹腳。狗也不是省油的燈,就咬了我壹口,我又怕又疼的哭了。不像現在,吃著大骨頭,坐在餐廳裏,優雅地戴著塑料手套。有的太麻煩,太不好吃,根本不動。有死貓狗,有病牛,有病馬,有病豬,甚至有帶囊蟲病的豬肉。(我沒生病。)我也吃香椿(壹種經常趴在香椿樹上長著華麗翅膀的昆蟲)、蟬、蟬幼蟲,甚至蜣螂。
平時吃什麽?有吃的!紅薯葉、芝麻葉、蕎麥葉、槐花、柿子花、面條、水和馬齒莧等。,野菜不見蹤影的漫長冬天該怎麽辦?有辦法!各種鹹菜,韭菜花,芥菜疙瘩,酸菜。這下沒了,怎麽辦?有的是辦法!炒豆角,用蒜泥搗碎,加點鹽和水,就可以吃了。更好的是烤幾塊白面油包子,切成絲,拌上蒜汁和辣椒水,就成了壹道菜,可以吃了。不用說,這兩道別出心裁的菜還是很好吃的。這下沒了,怎麽辦?天無絕人之路,窮人戰勝苦難、應對饑餓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然後用辣椒水做玉米糝和粥就行了!我的父親,我的母親,妳老人家當時真是別出心裁,多虧了妳的想象力!
在這麽艱難的日子裏,妳爸媽居然把我養的很胖!
我無法理解!
幾年後,我終於想通了!
因為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連吃草都能讓妳變胖變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