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晶晶在朋友圈拍了幾張,有香腸,有臘肉,有魚,甚至還有壹些蘋果。
隨筆說:這是母愛!父親再三說,多郵寄幾個蘋果多出來的錢就夠我買蘋果了,但母親還是堅持要給我郵寄。
晶晶大學畢業後,她和男朋友壹起嫁到了北方。當時她父母其實是反對的,因為不想讓她離家那麽遠,怕她受委屈,怕她吃不慣那裏的飯,怕她和公婆處理不好關系。可是晶晶被體重決定了,不顧壹切的嫁了出去。
為此,她媽媽擔心了很久。
擔心歸擔心。每年冬天,她媽媽都知道她喜歡吃家鄉的香腸和臘肉,這幾年也給她送了不少。那些在我們看來不值錢的蘋果,也是她媽媽對她的愛。
我們遠離父母,父母怕我們吃不好,穿不暖。更有甚者,我們覺得水果太貴,怕自己不花錢買。
這是父母想要的。
我在感動的同時,也不忘點評晶晶,說她是個快樂的孩子。
我的評論發布沒多久,就看到了我共同的好友小文的評論。
小文寫道:妳不知道,我羨慕妳!
2.
小文也是我們高中大學。畢業後,她也嫁到了北方。
別人不懂她這句話的意思,我懂。
小文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父親也在幾年前去世了。她哥哥家是她的老家。所以這麽多年,她都沒有回來。
想到小文不容易,我就主動找她聊天,說,親愛的,給我個地址,我給妳寄點臘魚臘腸,都是妳愛吃的。我的手藝也很棒。我自己做的。試試看!
小文壹開始發了個不可思議的表情,然後說,妳別嚇我?我阿姨以前給妳做的。妳什麽時候學的?我不信?
我說:說實話,我真的學會了。經過多次實驗,比我媽做的好吃。怕她不相信,我就去我家小陽臺把我掛的那壹長串肉拍了下來給她看。
小文然後給我發了壹張流口水的照片。我說:現在妳信了吧,快把地址給我!
小文把地址給了我,感慨地說:有妳真好。要知道,我媽很久以前就去世了,我很懷念家鄉的味道,但是現在家裏都是哥哥和嫂子當家,我沒法和嫂子說話。
我說:可以理解,妳現在不是還有我嗎!
小文然後像個好奇寶寶壹樣問我怎麽學的。我以前是切菜等菜的掌櫃。
3.
我像炫耀似的告訴她,我不僅能熏肉,還能做她最愛吃的炸紅薯丸子。
小文心悅誠服,趕緊問我怎麽做。
我耐心地把步驟告訴她,最後她感慨地說:妳真能幹!我完全被打動了!
我說是!
說完,其實我心裏也忍不住難過,然後開心。
可悲的是,我不容易知道我媽媽做的菜。
令人高興的是,我終於從前兩年開始壹點壹點地學會了這壹切,我再也不用去打擾我媽媽了。她也不用擔心,大冬天的,我要吃飯。
也不會像其他媽媽壹樣半夜起來指導大洋彼岸的孩子學習如何做西紅柿炒雞蛋。
我知道,這個技能是我自己的。以後可以教女兒,可以給她壹些建議,提醒她這是媽媽的味道。
當然,這種母親味只來自於她奶奶,也就是我媽,我媽是從我奶奶那裏學來的。
這種美味就這樣代代相傳,愛情也是如此。
4.
記得懷孕那年,我在北京,沒胃口。那年冬天,我特別想吃家鄉的臘魚臘腸。
每次想到流口水,心裏就像小貓抓癢壹樣癢。
經過長時間的掙紮,我選擇了給媽媽打電話。
第二天壹早,媽媽讓爸爸騎著摩托車帶她去市場,精心挑選我愛吃的草魚和肉,帶回去,然後開始腌制。
差不多壹個月後,肉快幹的時候。我媽帶著肉進城,讓我阿姨幫忙送。
那年春節,我們在北京,沒有回家。雖然孕婦想少吃這種食物,但我還是忍不住吃了很多。
每次吃的時候都覺得特別開心,因為那是我媽的味道!
但是,那時候我發誓,總有壹天,我要學會自己做這些東西,不去管我的親人。
我自己能行,我媽肯定放心。
5.
於是回到武漢的第壹個冬天,我就開始學做臘肉。
腌制香腸更容易處理。超市和菜市場都有加工香腸,不用自己動手。但是腌制臘魚臘肉,還得自己動手。
我打電話給我媽,讓她告訴我具體的制作方法。她在電話那頭,我在這壹頭,按照她的方法操作。
還好我不太笨,而且有做菜的天賦。過了壹會兒,我的臘肉端上了桌。它是美味的食物。
我知道我成功了。以後可以少依賴我媽和她,其實讓她更安心。
最起碼,我想吃,隨時可以自己做。她不擔心我委屈了自己。
今年反而把壹些腌制的新經驗傳授給了媽媽。
我知道她老了,我怕她辛苦。沒有讓我給我準備臘肉,而是告訴她我來做。我想吃,自己做。
我媽很開心,也有點失落,給我回憶了奶奶教她做臘肉的壹些往事。
穿越遙遠的時光,我能想起年輕媽媽和我壹樣,向媽媽學習的場景。
心裏暖暖的,眼睛總想流淚。
六..
著名美食家蔡瀾曾說過:世界上最極致的味道,永遠是母親的味道。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不能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那時候我們壹心想離開父母。
直到成年,尤其是中年以後,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孩子,生活,才開始明白母親的愛,明白她對我們的重要性。
但是,我們總要成長,有些路總要自己走。有些經歷必須自己去體會。這是我們的生活。
就像母親揮之不去的味道,總有壹天,當我們想念它的時候,我們會學會制造它。這個時候,我們就真的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