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只喝長沙水,不吃武昌魚”的名句,讓武昌魚名揚海內外,飄香萬裏,成為湖北名菜。武昌魚可以用來烹制幾十種不同風味的魚菜,如清蒸武昌魚、釀武昌魚、紅燒武昌魚、豆豉武昌魚、蝴蝶武昌魚、茅臺武昌魚、雞粥膏武昌魚、楊梅武昌魚、雪臘梅武昌魚等。其中,清蒸武昌魚最為著名,氣味清香,肉質細嫩。
武昌魚原產於河口的梁紫湖、長崗和凡口。武昌魚的“武昌”不是指今天的武昌,而是指古代的武昌和今天的鄂州。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水生所的易伯祿等30多位研究人員發現梁紫湖中有壹種鯿魚,這在以前的文獻中是沒有的。他將其命名為團頭魴,俗稱武昌魚。
武昌魚長165 ~ 456毫米。體側扁而高,菱形,口在端位,口裂寬,呈弧形,體青灰色。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遊的中型湖泊。更適合靜水生活。武昌魚和普通鯿魚的區別在於武昌魚有13根半魚刺,而鯿魚有13根魚刺。
武昌魚性溫味甘,有補虛、益脾、養血、祛風健胃的功效;具有調理臟腑、增進食欲、健脾開胃的功效,可抑制貧血、低血糖、高血壓、動脈硬化的發生。
武昌魚營養豐富,普通人都能吃,老少皆宜。武昌魚高蛋白,低膽固醇。它適合貧血、虛弱和營養不良的人。慢性痢疾患者不宜食用。
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記載了武昌魚的烹飪方法。武漢有蒸、煮、烤三種方法。大中華酒樓位於武昌解放路劉路口,是壹家以烹制武昌魚聞名的酒樓。只有繼承和發展武昌魚的食譜,才能讓世界上甚至全世界更多的人吃到美食,稱贊湖北省的武昌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