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獻中說馬肉有毒,民間也流傳:“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也不會吃騾肉。”從中國的歷史發展來看,中國曾經是壹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因為馬在當時非常重要,比如拉貨,耕地,是人們的交通工具,是重要的戰略資源。
所以作為當時最重要的勞動力,人們都舍不得吃馬。在現代社會,馬已經不像以前那麽重要了。除了常見的豬肉、羊肉、牛肉,國內的人們也逐漸開始研究馬肉的食用價值。
世界上吃馬肉的主要地方是中亞。這個地理位置正好輻射到中國的新疆和內蒙古,大部分人都吃馬肉,所以感覺幾乎沒人吃,但其實馬肉鮮嫩,脂肪少,營養價值高。
紅燒馬肉的做法
原料:油、馬肉、大蔥、姜片、白糖、鹽、紅糖、八角、桂皮。
做法:將馬肉切成麻將大小的方塊,放入鍋中煮15分鐘後取出,用冷水沖洗幹凈即可食用。鍋洗凈後放在小火上,鍋裏放壹點底油,然後在油裏加入20克白糖,用勺子快速攪拌。糖化變紅冒泡時,加入50克水,攪拌均勻,將汁液放入碗中備用。
鍋裏放100克油。當油加熱到八成熱時,倒入馬肉。同時加入50克大蔥和30克姜片,和馬肉壹起攪拌。壹分鐘後,將汁液滴入鍋中進行染色。當馬肉變成金黃色時,在馬肉中加入水。
然後加入適量的精鹽和紅糖,紅糖不要太多,稍微甜壹點就好。最後,加入5顆八角和壹片肉桂,用小火煮。等肉軟了,壹盤美味的紅燒馬肉就做好了。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