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青石嘴鎮是門源縣第四行政區鳳居鄉所屬的壹個荒涼村莊。1958後,張寧、門慶公路呈T形穿鄉而過,成為門源縣連接河西走廊和沃荷地區的交通樞紐。隨著祁連山銅礦、鐵麥煤礦的開發和門源馬場、豪門農場的不斷擴建,到60年代初已具備集鎮規模,並逐漸形成門源縣又壹個工業、農業、商業、飲食服務和文化教育中心。1984被定為第二個縣級鄉鎮。2002年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大灘鄉,並入青石嘴鎮。轄洪山嘴、洪崖河、黑石頭、上杭溝、下刁溝、德慶營、石頭溝、雜大灘、上鐵麥、東鐵麥、西鐵麥、上大灘、下大灘、白土溝、洪溝等16個村民委員會,2007年底共有6965戶30698人。該鎮是回族聚居區,回族人口2萬多人。耕地3406公頃,草地2844970畝。各類牲畜78656頭(壹頭壹馬),其中大牲畜20157頭(壹馬),綿羊山羊55887只。
全鎮有1中學和11小學,有衛生院、獸醫站、農機管理站、供銷社等單位。
青石嘴鎮旅遊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屬於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具有獨特的民俗風情。近年來,旅遊業正在成為壹個新興的朝陽產業。在3345戰略(即壹個祁連山旅遊圈、壹個浩門河旅遊經濟帶、壹個百裏油菜花海品牌)中,有油菜花旅遊節、環湖賽、中秋賽馬節、秋季攝影登山節四大節慶活動;在以油菜為代表的農業文化基地、以豪門馬為代表的畜牧業文化基地、以白牦牛為代表的林業文化基地、以崗什卡為代表的雪山文化基地、以大板山為代表的古絲綢之路文化基地五大文化基地的帶動下,全鎮旅遊人數達到27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