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很多。例如,在上周的壹次會議上,壹個部門報告說,利潤比上壹年略有增加,成本也有所下降。聽完,頭更大了。利潤增加1萬還是1萬,成本下降1%還是2%?
實際上,上述例子的問題在於抽象詞的使用。抽象詞是模糊不清的語言,如:暫時的、差不多的、大概的、有點的、適度的等。這些都是抽象詞匯,不僅在生活和工作中使用較少,在寫作中也是禁忌。
?那麽,為了準確地描述信息,避免使用抽象的詞語,我們必須學會使用“比較”和“設定範圍”的方法。平時也要用這兩種方法進行思維訓練。
比如妳想表達“做兼職保安很辛苦”,那麽妳可以想:跟什麽比?可以和酒館裏的服務員比。同樣,妳也可以定義範圍。兼職保安的辛苦在哪裏?可以是身體上的。這樣,原句“做兼職保安很難”就可以改寫為“做兼職保安比做酒保難多了”或者“做兼職保安體力很難”。
另外,為了讓讀者更清晰明了地閱讀文章,最好對壹些專業術語進行解釋,或者用其他通俗易懂的詞語代替。
?記得幾年前,不知道是哪位領導第壹次提到“終端”這個詞。於是乎,幾乎所有人都用上了“終端銷售”、“終端營銷”、“終端庫存”。當時頭就大了幾圈,不知道所謂的終端是指電腦還是手機,是後背還是空調。所以當妳使用壹個新名詞的時候,壹定要解釋清楚,或者幹脆改成大家都懂的通俗語言。
?簡而言之,如果妳能在文章中避免使用抽象的詞語,妳會在寫作中更準確地向讀者傳達妳的信息,讀者會喜歡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