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義是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紅軍)在湘東、贛西舉行的武裝起義。
1927,15年7月,汪精衛控制下的武漢國民政府公開宣布“共黨”,背叛革命。中國* * *從此轉入地下,轟轟烈烈的革命失敗了。
1927年8月7日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對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土地革命和武裝抵抗的總方針,決定在群眾基礎較好的四省發動農民舉行秋收起義。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義部隊在文佳城會合,毛澤東主持前委會議,及時作出由進攻大城市轉向向農村進軍的決定,初步形成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思想。
秋收起義是繼南昌起義之後中國領導的又壹次著名的武裝起義,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三大起義之壹。中國人民革命的歷史已經開始了壹個決定性的新起點。
秋收起義雖然失敗了,但開辟了壹條新的道路和農村第壹個根據地,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基礎。
擴展數據:
主* * *:
為了便於領導秋收起義,湖南省委確定秋收起義的領導機關分為兩部分。壹個是由軍事領導人組成的黨的前敵委員會,毛澤東被任命為書記,作為武裝起義的軍事指揮機關。另壹個是黨的行動委員會,由起義地區的地方黨委領導組成,易任書記,負責地方工作。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創造的歷史舞臺上,湖南革命軍事家充當了導演和主角。秋收起義中,湖南* * *成員和革命軍人充當了領導者和主力軍。
毛澤東1
毛澤東(1893 1976年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本名潤之(原作永誌,後改為潤之),筆名子仁。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 * *者,詩人和書法家。
從1949到1976,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的。他對馬列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和對* * *理論的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為毛澤東幾乎所有的主要職務都被稱為主席,他也被尊稱為“毛主席”。
2.陸德明
陸德明(1905年6月9日—1927年9月23日),又名熊吉,四川自貢人,中共黨員。1925年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二營連長。
陸德明於1926年北伐戰爭中升任2營營長,兼任4軍25師73團參謀長。1927年,盧德銘擔任秋收起義總指揮,為掩護部隊突圍壯烈犧牲。
為紀念盧德銘,江西省萍鄉市蘆溪縣修建了盧德銘烈士革命公墓。2009年,陸德明被評為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100英雄之壹。
百度百科-秋收起義
百度百科-毛澤東
百度百科-陸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