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反對壹個女人在婚後幫助她的家庭。
我有壹個朋友,對她家很好。她這樣做是因為她大哥大嫂對她媽媽很好。
她早就結婚了,現在母親癱瘓在床,平時都是大哥大嫂照顧。她說:“如果哥哥嫂子對我媽不好,我就要辭職回去,生活肯定比現在更糟糕。但是現在姐夫幫我,我省了很多事。我能做的就是盡量對他們好。”
她每個月都寄錢回家,她丈夫知道這件事,並表示支持她。當有任何好處時,他總是努力為他們著想。這些年來,他們壹家人相處得很好。
其實幫她父母也沒有錯。女人雖然結婚了,但還是有責任和義務照顧父母。
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會曲解意思,但每當家庭遇到困難,他們就會首當其沖,化幫扶為扶貧,以犧牲小家為代價成全家庭。
梅子就是這樣的女人。結婚五年後,她已經把家裏的東西拿走了。說得好聽點,連壹卷衛生紙都可以收回來。
02
剛結婚那會兒,梅子婆婆買了兩個好盆,給他們吃了壹口。幾天後,她把鍋拿回了父母家。
對於她的所有行為,子媚的丈夫誌軍都看在眼裏。他覺得他們都是家人。平時子媚給家裏帶點什麽也沒關系。畢竟人家已經把女兒嫁到家裏了。
所以,很長壹段時間,誌軍壹直視而不見。只要他們兩個過得好,這些都不是事。
然而,子媚正是那種不知道如何被衡量的人。她覺得拿婆家的東西幫家裏是天經地義的。
梅子的胃口壹次比壹次大。首先,她拿東西,然後她拿錢。有幾次誌軍發獎金,她都把獎金匯給了家裏。
幾次之後,誌軍明顯不高興了,對她說了幾句“我不是說不讓妳給娘家錢。我們的生活也很拮據,每個月還有房貸要還。妳為父母付出了太多。妳想過我們該怎麽辦嗎?”
梅子卻不同意,說:“那是因為妳沒有能力少賺錢。父母是我最親的人,我孝敬他們是應該的。”
子媚自信地說。她從來沒有考慮過誌軍的感受。在她看來,家人永遠是最重要的。
03
誌軍有時懷疑子媚是否真的喜歡他。
剛開始的時候,結婚比較匆忙,戀愛時間很短,彼此也不是很了解。誌軍甚至後悔娶了梅子,但如果我離婚,之前的十幾萬彩禮錢就全泡湯了,我也不忍心離婚。
前段時間,正好趕上房屋拆遷。誌軍的父母有了房子。當時老兩口還說要做誌軍的兒子,以後他的財產就是他的了。現在他們先住在這個房子裏,腿腳不利索就搬去和兒子媳婦壹起住。
沒過多久,子媚的母親打電話給她說:“女兒,妳哥哥談了壹個對象,女方家想要壹套房。請做點什麽。”
因此,子媚開始鼓勵她丈夫拆除房子的想法。先是和婆婆商量,說想把他們接過來壹起住。她還說她會好好照顧他們。
梅子的婆婆當時留了個心眼。平時婆婆也不願意梅子做飯。她現在怎麽會這麽善良?
婆婆先拒絕了她,說暫時不想搬進來。
沒辦法,梅子只好向誌軍求助。
“我不同意。那棟房子屬於我父母。平時妳要什麽我就跟著妳,但這件事絕對不可能。”
當他完成時,他走進了書房。子媚見他不同意,就站在門外敲門。她還威脅說,“妳不出家門,我就跟妳離婚。”
04
過了很久誌軍才出來。
“老婆,我總覺得妳不是真的喜歡我,因為妳做的每壹件事都不考慮我的感受,妳從來不為自己著想。壹開始我讓妳走,以為我們家就妳壹個人,妳身邊也沒有親人,我就盡量讓妳走。
妳哥哥現在連壹份真正的工作都沒有。沒有女生願意和這樣的人共度壹生。我今天就說這麽多。我不能把房子給妳哥哥。如果妳想離婚,明天民政局門口見。"
誌軍已經表明了態度,但子媚仍然不同意。她甚至認為誌軍說這話是為了嚇唬她。就算離婚了,過不了多久也會找她復婚。為了房子,她絕不能妥協。
但事實恰恰相反。他們離婚壹個月,誌軍壹直沒找過她。這時她慌了,試著撥打誌軍的手機,才發現她已經被拉黑了。
她沒有工作,只好先回娘家。她以為家人會因為同情她而好心收留他,卻不曾想,父母連壹步都不想讓她走。
“妳連哥哥的婚房都修不好,還有臉回來。我們家不養閑人。等妳有錢了,我們才認妳。”
梅子的心瞬間被潑了壹盆冷水,曾經視為至親,如今落魄卻不願幫忙。
她想起了丈夫的話,後悔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為,但現在已經來不及了。
05
同樣是幫她家。梅子為什麽會落到這個地步?那是因為她不知道如何被衡量。
都說家庭是壹個慈悲的地方,但有時候也要講道理。
在之前的故事裏,我朋友看似在幫她家,其實是在幫自己。
因為她知道,如果大姑不好好照顧母親,她就得回老家或者把母親接過來,甚至還得辭職不添亂。現在大姑能照顧好他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壹些物質上的幫助,對她和其他人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李子正好相反。
在把自己奉獻給家庭的同時,她卻在掏空自己的小家。完全不顧老公的感受,只在乎自己的滿足感。
雖然她對家人很孝順,但我覺得她並不無私,而是壹個很自私的人。她的輕率最終導致她離婚後無家可歸。
其實不管是親人還是朋友,誰也沒有盲目幫助誰。妳應該為每件事留有余地。不要以為是壹家人就無所謂了。有時候傷害妳最深的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