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認識城鄉壹體化發展的關鍵是把握鄉村振興戰略與城鎮化戰略的邏輯關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建立健全城鄉壹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放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之前,表明建立健全城鄉壹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同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壹樣,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手段。
城鄉發展壹體化不是要放慢城鎮化的步伐,也不是要用鄉村振興戰略代替城鎮化戰略。相反,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在城鄉壹體化、城鄉壹體化的框架下推進,要以新型城鎮化戰略為引領。
城市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意味著農村本地人口的減少。從人口流動和空間集聚的角度來看,鄉村振興的過程必然是城鎮化充分發展的過程,是城鄉人口優化配置的過程,是城鄉互動融合的過程。
從另壹個角度看,鄉村振興本身也包含著城鎮化的要素,鄉村振興戰略本質上是城鎮化戰略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鄉村應該成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助推器,成為鄉村生態城鎮的新空間,成為城市居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壹些問題,表面上看起來是“三農”問題,但真正的病因在城市;或者說重點在城市,事業卻在“三農”。針對這些問題,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越來越難以解決,越來越需要創新路徑,尋求治本之策。
建立和完善城鄉壹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走城鄉壹體化發展之路,已成為後發農業區高質量發展的緊迫任務和戰略需要。後發農區將按照“四化同步”的戰略要求,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惠農、城鄉共榮、分工協作、融合互補的新型城鄉關系。
實現城鄉壹體化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必然。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城鄉壹體化是在經濟發展中實現的,並且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鄉壹體化不斷深化。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人口逐漸向城市特別是大城市集中,勞動力大規模跨地區、跨行業流動。城鄉壹體化不是原有農村人口固化的壹體化,而是農民離開土地遷移融入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