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食譜的原則是根據營養需求和食物品種進行合理安排。日常飲食中應包括以下五類食物。
水果和蔬菜——包括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番茄和辣椒、深綠色或黃色蔬菜等水果。壹個正常成年人(以輕體力勞動計算,下同)每天至少需要500克。這類食物主要提供維生素A和C、膳食纖維等維生素和礦物質。
谷物及其制品——這類食物屬於主食,是能量的主要來源。攝入量取決於具體的能量消耗,壹般每天500克左右。這組食物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尤其是全谷物)、硫胺素、煙酸、蛋白質和鐵。
雞蛋、魚、家禽、牲畜肉和豆類——這些食物為構建身體提供蛋白質,也是鐵、煙酸、硫胺素和核黃素的良好來源。每天約125克。
乳制品-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很高,尤其是鈣。其他包括核黃素、硫胺素和維生素A和D..每天壹杯(約250g),最好是低脂的。
脂肪和油是高濃度的能量源食物。它們含有維生素A和D,每人每天壹勺(約20g)。
根據這五種食物的特點和人體的需要,可以得到千變萬化的食譜。
設計菜譜的時候也要考慮到視覺效果,因為我們都是先看後吃,食物的顏色、形狀、擺放、質地等因素都會影響我們的食欲?壹般來說,食譜是每周制定的。先定好每天的主餐,選擇主餐的主菜,再選擇與主菜相配的配菜,以及相應的甜食和水果。在完成每天的主餐設計後,要設計每天占第二位的餐。方法是剔除主餐已經用過的食物,然後按照選擇主菜、配菜、主菜、配菜的順序進行設計。然後就是剩下的飯,原則是補足壹天所需的營養。最後,再檢查壹遍整個計劃,看看食譜是否有營養,是否包含五種食物。如果妳用同樣的方法規劃妳周圍的食譜,妳可以有壹個月的食譜,可以不時地進行小改動,循環使用。誰也不知道,如此豐富多彩的壹餐,其實來自於壹個基本的食譜。
在實踐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1,懂得多樣化的重要性,包括口味、顏色、形狀、質地,食材和配菜總能變化花樣;
2.記住家人的個人喜好;
3、考慮季節因素,比如熱湯適合冬天;
4.避免吃太多食物,尤其是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