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溫暖和滋補楊琪。
根據春季人體易患疾病的特點,可選擇舒菲、氣海作為保健要點。
舒菲點舒菲位於上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後中線旁65438±0.5寸(中指屈曲時中指內側或拇指指間關節兩端脊之間的寬度為65438±0寸)。舒菲是肺的背俞穴。艾灸此穴有溫肺固表的作用,可增強肺抵禦外感邪氣的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
氣海穴氣海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下1.5寸。氣海穴是溫補陽氣的重要穴位之壹。俗話說“滄海壹粟,溫暖全身。”氣海是人體內的陽海,可用於治療因器官功能衰退、陽虛引起的各種疾病。溫灸氣海穴可以促進人體陽氣的新陳代謝,同時溫補全身的陽氣。
舒菲穴和氣海穴的灸法主要有艾炷灸和溫和艾條灸。建議用艾條溫和灸:取1根艾條,點燃壹端,掛在穴位上方,距離皮膚3厘米左右,使局部皮膚有溫熱感而不灼傷皮膚。艾灸各穴位15每次20分鐘,每天或隔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02
穴位按摩促進楊琪上升。
根據中醫理論,春天對應五臟中的肝。肝負責行氣理氣。正常的肝功能會使人體氣機通暢,有利於陽氣的上升。因此,春季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疏肝理氣,行氣順氣,促進楊琪的上升。建議以肝俞、奇門、太沖、太溪為主。
肝俞穴、奇門穴肝俞穴位於後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距後正中線1.5寸。奇門穴位於前胸,乳頭正下方,第六肋間。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奇門穴是肝經的募穴。肝俞、奇門配穴屬於針灸中的俞母配穴法,能起到疏肝理氣、養肝柔肝的作用。
太沖穴和太溪穴太沖穴位於足背,第1和第2跖骨之間,跖骨基底結合部前方凹陷處。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按摩此穴既能滋養肝經元氣,又能疏肝理氣。太溪穴位於內側踝、內側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溪穴是腎經的原穴,按摩此穴可以培養腎經的原氣。中醫認為肝腎同源,按壓太沖、太溪兩個穴位,可以起到補益肝腎的作用。另外,肝屬木,腎屬水,水可含木。同時,太沖穴可以和太溪穴壹起按摩,可以滋水含木,防止肝氣上升過多。
按摩以上四個穴位,可以疏肝理氣,滋補肝腎,從而順應肝的特點,促進陽氣上升。具體按摩方法:按摩肝俞穴時,雙手握拳,手臂彎曲,將拳眼或背部放在肝俞穴上,在穴位上做揉或按,以局部發紅發熱為度。按摩奇門穴時,將手掌放在奇門穴處,沿肋間做左右揉搓動作,以局部發紅發熱為度。按摩太沖穴、太溪穴時,取坐位,用拇指腹摩擦穴位,以局部酸痛為度。每天按摩每個穴位3~5分鐘。
除了采用艾灸和穴位按摩外,春季還應適當進行戶外運動;註意平穩情緒,保持身心愉悅;可以適當吃壹些養陽的食物,如竹筍、韭菜、香椿芽等。
正文: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劉乃剛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