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正常的生產銷售模式,保健品企業最早也采用了代理制和代工制。代理制是壹種不生產產品買斷銷售權的方式;代工制就是委托別人自己生產配方和相關產品。這兩種方式的特點是,可以在瞬息萬變的保健品市場降低研發成本、生產成本、設備投資風險和質量風險,註重消費者心理研究和銷售團隊建設。
2.註重宣傳“造勢、得勢”的學習。
保健品營銷講究“借勢造勢”和“媒體搭配”。成功的保健品企業在宣傳方式上非常重視“造勢造勢”的研究,讓企業頻繁“曝光”結合各種媒體,將企業的產品和品牌快速傳遞給目標人群。以鋪天蓋地的廣告而聞名的“朱三”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後來紅太陽、哈藥集團、腦白金把這個特點發揮到極致,然後以招商推廣為目的的“轟炸20天”(主要是半版、整版),就是這個特點的深化和具體應用。當然,在細節上,核心內容還包括“自創媒體”(三家小報)和“軟文造勢”(腦白金)。
3.關註“概念戰略”
“差異化概念戰略”其實是很多行業的本質。然而,在國內市場,保健品企業已經將這壹功能上升到至高無上的地位,甚至成為關系到企業生死存亡的首要因素。很多案例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女人真好”、“人老了需要補鈣”,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壹代人的生活方式。當然,和任何市場觀點壹樣,這種模式也有壹個逐漸成熟的過程。早期企業對戰略的研究水平也較低,其中對戰略做出較大貢獻的幾家企業有朱三、福山藥業、養生堂、健特。
4.“終端拉動”
壹個產品推向市場的重要過程是終端銷售,尤其是快速消費品和保健食品,需要“促銷”來直接產生效益,保證空氣資源的有效利用。壹般來說,營銷和推廣是銷售產品最簡單有效的手段。但在健康醫療行業,有其特殊性,即客戶對療效的疑慮必須由終端來解決。於是出現了社群宣傳(朱三、富山)、“會議營銷”(天年),包括互動營銷、體驗式營銷、免費試用、專家講座等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