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生姜的種植工藝

生姜的種植工藝

生物特性喜歡溫暖濕潤的氣候,不耐寒,怕潮濕,怕直射光。避免連作。應選擇坡地和稍有陰涼的地塊進行栽培。上層是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適合重土壤。

生姜需肥量大,除了施足基肥外,還要及時追肥。萌芽期不追肥,苗高30cm,1-2分枝發育時追肥1次,每畝施硫酸銨或磷酸二銨20公斤或硫酸鉀復合肥30公斤。旺盛生長期追肥餅肥75公斤,復合肥50公斤。同時追肥1次,然後結合澆水進行第二次培土。

生姜種植壹般需要砂壤土。且勞動強度相對較高。不適合失去勞動力的人。

生姜的種植方法

具體介紹

1.植物學特征

生姜根系不發達且淺,主要分布在30 cm左右的範圍內。莖為肉質根莖,腋芽可連續分裂壹、二、三次,次生根莖叢生成塊。壹般苗越多,姜塊越大,產量越高。地上莖為葉鞘形成的假莖,高70~100 cm,不論姜枝,直立。葉披針形。葉鞘,綠色,互生葉,排成兩行。生姜能在熱帶開花,花黃綠色或紅色,很少結果,靠根繁殖。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姜喜溫暖濕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以上開始發芽,幼苗生長適宜溫度20~25℃,莖葉生長適宜溫度25~28℃,15℃以下停止生長。而木瀆、莊科、阿那黑等村委會的年氣溫基本都在15℃以上,最低的熱谷地區非常適合生姜的生長,產量也比較高。

生姜喜弱光,不耐強光。強光下,葉子容易枯萎。有句農業諺語叫“姜曬劍(新葉)等於死”。對日照長度的要求並不嚴格。

生姜喜肥沃疏松、富含有機質、排灌方便的微酸性土壤。對水分要求嚴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濕,幹旱會造成莖葉枯萎,生長不良,高溫高濕,排水不暢易致病害。對於三種元素的需求,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

3.類型和品種

姜的根莖節多而密,姜塊多,呈兩層或多層排列。代表品種有廣東米倫細肉姜、我省玉溪黃姜、西疇細姜。另外,根據姜的皮色,又可分為白姜、紫姜、青姜(又稱水姜)、姜黃。龍慶薯蕷生長中等,分枝多,屬密植型。

4.步驟/方法

嚴格選地,避免連作:選擇土壤肥沃、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場地地勢略高,排灌方便,不易積水。生姜不宜連作,應與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輪作3-4年。

5.選擇促進早期生長的姜種:選擇姜塊飽滿、色澤鮮艷、肉質鮮嫩、質地堅硬、65,438+0-2個壯芽、50-75g重、無病害的老姜作為種姜。播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生姜消毒。生姜消毒後,要晾曬2-3天。當生姜表面有光澤時,可以堆起來,蓋上稻草保溫發芽。要求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0-25℃。當姜芽長到1cm時,就可以種植了。

6.適時播種,合理密度種植:灌溉條件好,氣溫高,不催芽,醒季播種;沒有灌溉條件和低溫,又需要加速發芽,清明節前後或谷雨季節播種。播種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20厘米,每畝用種500公斤左右。每畝用15公斤尿素和25公斤復合肥作種肥,將肥料放入溝內與土壤混合均勻。播種前,澆底水約1小時,使土壤濕潤。將姜片橫放在溝裏,保持幼芽方向壹致,用手輕輕壓入泥中,蓋5厘米左右細土。

7.科學施足基肥和追肥:生姜生長期長,應采用多次施足基肥和追肥的原則。整地時,每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鉀肥25公斤作基肥。當苗高30厘米左右,有1-2枝時,追肥1次,每畝施尿素20公斤,或用清糞水澆苗;立秋前後,每畝施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施於距植物基地約15 cm的溝中,覆土灌溉;地下根莖膨大時,每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

8.遮陰降溫促生長:生姜為喜陰植物,不耐高溫強光,夏季生長時應遮陰促生長。遮蔭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搭棚子遮蔭,或者和玉米這種高稈作物間作。

9.防旱防澇,及時培土:生姜既不耐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生長期保持土壤濕潤是明智的。夏季高溫期間,最好及時澆水,尤其是早晚。雨天要及時清除田間積水,減少姜瘟的發生。為了防止根莖伸出地面,表皮變厚,品質變差,需要對土壤進行培育。壹般結合澆水施肥2-3次,每次3 cm左右。

10.莖和藤蔓管理:

(1),豎立:當盾葉薯蕷的莖在出苗後長30cm時,應盡快豎立起來,將事先準備好的長度為1.5-1.8m、手指粗細的竹、木棒插入溝穴外緣,壹根接壹根,每四個上端紮成壹束,形成“X”字形。

(2)打頂:當主莖和藤蔓長到壹定高度(1.4-1.5m)並達到架頂或側枝長20-30cm時,應及時打頂主莖和側枝頭部,控制營養生長;花蕾綻放時應及時摘除,壹般每10天摘除壹次,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養分向地下根莖轉移和積累。

做好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和斑點病。腐爛病壹般從7月份開始,高峰期在8-9月份。發現病株時,應及時拔除,挖出帶病菌的土壤,在病穴內撒石灰,用幹凈無菌土填埋。發病初期噴灑50%百菌清溶液800倍,每隔7 ~ 10天噴灑1次。主要害蟲為姜蛾、姜蛆,葉面噴施敵百蟲或辛硫磷防治。

11.收獲:

盾葉薯蕷的根莖壹般在秋冬植株完全枯萎後采挖,最佳采收期為165438+的10月下旬至65438+的2月中旬。根莖繁殖栽培壹般2-3年挖壹次,產量高。必要時也可當年栽培,當年挖掘。

12.預防措施

播種前要精選生姜種子,剔除發黴、腐爛、枯萎的姜片。種植生姜以選擇50 ~ 100g塊、帶1~2個壯芽的生姜為佳。過大塊的姜也可以播種,但種子量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開,也可以用手打開,但播種前要用草木灰或石灰對傷口進行消毒。播種前,最好用化學藥品浸泡種子,以加速發芽。方法將種姜攤晾65,438+0 ~ 2d,然後用65,438+0:1:65,438+020的波爾多液浸泡種姜65,438+00分鐘。然後,取出種姜後,用濕潤的沙子壹層壹層地疊起來,蓋上薄膜,厚度約30~40 cm,溫度保持在20 ~ 30。每畝用種量300~5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