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硬和過分的用心,也許會帶來暫時的所謂功夫,但是等妳年紀大了,或者遇到某些不利的機遇,就會像壹座大山壹樣病倒。這樣的例子太多了,很多都是當年的名家。
這裏有兩篇反思文章,希望妳能好好看看。其中壹篇是意大利拳擊大師王安平先生寫的反思文章。他教的立樁曾經相當有影響力,他還寫了《修真修心》這本書。另壹本是他的弟子春雷寫的。
(壹)我的反思
從去年(201110,10,10)我和呂景瑜老師發起了先天混元村,收到了明顯的效果。無論是物理法還是心法都更符合健身養生的要求,遠勝於圓樁,從而納入正道。
圓樁是我在70年代,尤其是氣功大潮的80年代,為了迎合某些人的心態而註射的壹種心法。短期內確實能收到暫時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它有很多缺點。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
1.麻木脹心的方法,使人依附自己,點燃“武火”。自古以來,大道功法不需要“武火”,心法自然只是加強武火的燃燒。
2.麻木熱的膨脹,不僅導致“武火”之火,而且強化了“五種內心法”、“和合五氣”、“三層功夫”、“四個階段”之火,使練習者執著於自己的“武火”,無法放松身心,反而強化了自我意識,約束自己。
3.因為心法多,“武火”燃燒,導致個體內氣燃燒,外氣消耗,練完後感到疲倦,這是內氣消耗造成的。
4.由於內心法太多,過早萌化,雖然實踐中有很多特殊功能,40種特殊現象和反應,但也只是曇花壹現,有的人甚至問題嚴重。大多數人都有特異功能,這應該是自然現象。追求不難,但是主觀上讓人感覺很好的特殊功夫會失去健康。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壹些大師表演過度,結果50歲左右牙齒開始脫落,頭發變白。有的60歲前就走了,不值得。這是用健康換功夫,有的人專門追求特殊功能。
因為有些人道德觀念差,在壹些功夫出現後,就會賣弄技巧,炫耀自己,揚名立萬。那時候我也缺乏對學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文化沒學好,現在也學得不夠好。我還需要向妳學習。主觀上是我做的不夠,這也是值得反思的。
5.壹般來說,練圓樁的方法有很多種,需要的時間越多越好,這就失去了自然的原則。由於對時間的重視,少數練習者與工作、家庭生活和家務的關系不協調,產生矛盾。
有同學會問,既然圓樁法有那麽多弊端,為什麽還要舉辦“10”強化班呢?從歷史經驗來看,人們對問題的認識,尤其是對大道大法的認識,對圓樁心法的認識,都要經過比較、鑒別、選擇的過程,尤其是近年來反復研讀鬼谷先人對經典七尹福篇的凝脈之後,使我逐漸明白了。直到去年10的強化班,我才下定決心和呂景瑜老師壹起推廣。學了圓樁法再學先天自性,進步會更快更好,會更愛鬼谷老祖的凝聚法。
鬼谷老祖教導,“靜和者養氣,養氣者得其和,守之者舍之者神化,歸身。”很多心法往往會導致身心不安。
鬼谷老祖也教導,“無所求,平定五臟,調和五臟,固守靈魂,可窺其內,聽其回,虛浮以待所向往。”鬼谷老祖講“無所求”。需要有壹個正確的精神傳承作為條件。
鬼谷先民在《申生法龍武》聖典中提出“七個壹”的教導,不良心態遠離“壹”。
在《道德經》中,陶祖教的更多的是靜。比如第十章,他教“能不能抱壹個營,抱壹個營?”致力於柔軟,寶寶會喊嗎?第16章教導“要空,要靜”。"第二十壹章:"孔德的寬容只是道是順從的,道是物,而他是冷漠的。《第三十九章》過去的收獲之壹,...《第五十五章》心強氣壯。物強則老,謂之非道。“等等,道祖的教義強調靜的作用,並不提倡多種多樣的思想和方法。希望大家以鬼谷道祖的教誨為座右銘。
後天的圓樁法鼓勵和引誘少數修行者自私和情欲的膨脹,先天的混合莊媛避免了這些,反而加強了道德自性氣質的培養。
通過後天心理學的弊端,我反思到:
1.人的主觀思想必須符合天道的道理:①天道之根(自燃):靜則不靜;②天道規律:春夏秋冬周而復始,頭腦始終在體內燃燒,無法平靜。身體過早走下坡路,是心法不平衡多,耗氣多的原因;(3)天道原理:沒有什麽是自然的,追求更多的心法是不自然的;(4)天道法則:在陰陽之間不斷自我調節平衡,壹味追求功感,只求功感,卻失去了靜的法則。說明人對主觀意識的運用會脫離客觀自然的軌跡。違反天道法則,壹定會受到懲罰。
2.把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壹味追求成就感,獲得眼前的興奮,失去未來的健康,或者用這種努力換取名利,以健康為代價,都是不劃算的。人以健康為支柱,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統壹,這就是天理。
3.人的思想、言行都要以“壹”的原則為指導,這個原則是靜態的、宗教的、根植的。道祖、鬼谷祖師聖典中提出了“壹”的教義,但後天的心法很多,違背了“壹”的原則和規律。也就是說,讀完經文,說了壹個,我自己就去實踐二、三、四。說明學壹套做壹套;當面,背後,失去了做人的原則,失去了道的根本。應該是壹個,壹個到底,不變,不變形。
天道生萬物,我們要效法天道,然後才能激發自己的潛能,發展自己的智慧,這壹切都是建立在客觀自然的行為基礎上的。況且每個人分工不同,各有各的作用。除了人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是自然的,不是強迫的。勉強和主觀意識會以自我失去健康而告終。模仿是不用語言的教學。各種心法都是後天養成的。天生不可能,天生成功是心法。壹開始可以用“壹”字作為前提。如果與生俱來的混莊媛“意隨意趣,心隨意趣”壹進門,自然就沒必要了。“伊Xi”只是壹個“Xi”字,並不需要其他的名堂。
5.鬼谷先人的“持樞”教義,凝聚了法的真脈,而先人的《道德經》等經典是我們經常學習的經典,不能采取務實的態度。想壹想,每天都要學習,與聖人的教誨、真理相比較,做到“增學,失道”。過去沒有好好學習,好好學習,好好學習,這幾年壹直在努力,還差得遠。以後大家壹起學習,壹起進步。
6.王香齋先生說:“執著自己的身體是不對的,離開自己的身體更不好。”心法多了,就會執著於自己的身體,人的生命就會在與自然的和諧中健康長壽,而執著於自己,就會影響身心自由。
7.修行不應該被看作是對名利的追求,而應該被看作是模仿天道的最高理想和終身的道德行為。以前很多同學都把它當成壹時的愛好,興趣,名利,要解釋壹下。
好了,希望大家繼續討論批評。